這種暫停并不是偶爾打個鼾那么簡單,而是真實造成氧氣供應減少,讓身體遭遇缺氧“突襲”。
TIPS: OSA在成年人中并不罕見,大約全球每10個人中,就有1-2人受到影響。(Somers et al., Circulation, 2008)
其實,很多人以為嗜睡只是“睡不夠”,但OSA的困倦是持續不斷的,和普通熬夜疲勞明顯不同。
類別 | 主要特征 | 生活舉例 |
---|---|---|
阻塞性(最常見) | 氣道被軟組織暫時“堵住”,呼吸運動存在但空氣無法流通。 | 比如頸圍較粗的40歲男性,入睡后下頜肌肉變松,喉部局部塌陷反復導致打鼾與憋氣。 |
中央型 | 大腦對呼吸的指令暫時“失靈”,呼吸暫停時胸腹都沒明顯起伏。 | 一位患有心衰的老年女性,夜間偶發幾次“像忘了呼吸”,醒來伴心慌。 |
混合型 | 既有氣道阻塞也有中樞調控異常,罕見,常見于某些基礎疾病患者。 | 多出現于中風或神經系統疾病之后的患者。 |
三種類型各有不同,但無論哪種,都可能影響身體器官的長期供氧。
這些因素往往悄無聲息地疊加,讓呼吸暫停成為許多人的隱形負擔。
治療方式 | 適用人群 | 優點 | 注意事項 |
---|---|---|---|
CPAP呼吸機 | 中重度OSA患者 | 效果明顯,能改善很多并發癥 | 初期可能不適應,需堅持使用 |
體重管理 | 體重超標人群 | 安全易行,兼顧整體健康 | 需長期堅持,效果逐步顯現 |
口腔矯治器 | 輕中度OSA | 舒適度較高,操作方便 | 需牙科醫生指導定期調整 |
手術 | 特定結構異常 | 根治局部障礙 | 風險較高,術前需綜合評估 |
重要提醒:夜間癥狀如果加重或出現夜間“驚醒、明顯窒息”,應優先就醫。選擇具備??瀑Y質的醫院(如大型公立醫院睡眠中心、呼吸內科)進行檢查。
OSA其實并不可怕,但長期不管,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認知障礙等問題的風險(Punjabi, Lancet, 2008)。它像一滴水,不斷擊打我們的健康。最關鍵的是,及早識別、科學干預,調整日常習慣,身體會給我們最好的回應。
總之,不要把睡眠呼吸暫停當成“小毛病”,更不是年紀大了就必須接受。用點耐心,積極配合治療和管理,絕大多數人都能睡得更香,日子也會亮堂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