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讓血管變彎的幕后推手:靜脈曲張為什么會發生?
見到有些人的腿上青筋暴露、甚至像小蛇一樣彎彎曲曲,不少人第一反應是:是不是年紀大了血管才這樣?其實,靜脈曲張并不只找老年人。除了年齡增大,遺傳、懷孕、肥胖甚至某些職業需要久站或久坐都可能為靜脈曲張添上一把火。簡單來說,人體下肢靜脈需要“逆流而上”把血液送回心臟,里面的瓣膜像止逆閥門。如果這個“閥門”因各種原因受損,血液就會在腿部停留,久而久之,血管壁受壓力變薄、變彎,形成曲張。
科學調查顯示,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靜脈曲張困擾,和雌激素對血管彈性的影響有關——孕期女性癥狀明顯增多,而體重超重和長時間缺乏運動的人群風險更高(Nazovskaia et al., 2020)。
02 警報拉響:靜脈曲張的身體信號都有哪些?
很多人以為,靜脈曲張只有那種明顯的疙瘩血管才算,其實,早期癥狀常常被大家忽略。常見警示信號包括:
- 輕微階段:時不時小腿有酸脹或者發麻,有時候久走或者久站后,兩條腿比平時沉重。皮膚表面隱約見到淺淺的青色、細細的靜脈線,甚至晚上休息以后逐漸消失。
- 警告進階:有位45歲的女會計,最近下班后發現小腿腫脹不退,到了晚上血管變得更突起,皮膚周圍還變成褐色,局部有點發癢。這些都是病情加深的提示。
- 持續信號:經常感到腿部疼痛、夜里抽筋,甚至有潮濕、脫皮或潰瘍的跡象時,說明靜脈回流障礙已經比較明顯。
有研究強調,出現小腿慢性酸脹和皮膚色素改變時,往往已發展到“臨床期”,建議及時就醫(Eklof et al., 2004)。
03 追根溯源:靜脈曲張的主要誘因分析
想知道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腿腳不利索”?我們先搞清背后的誘因。
- 遺傳:父母或近親有靜脈曲張,下一代發病風險顯著增加。研究發現,父母有靜脈曲張,子女患病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以上(Cornu-Thenard et al., 1994)。
- 職業因素:教師、護士、廚師、服務員等需要長時間站立;另外,程序員、財務等久坐不動的人,也別掉以輕心。
- 年齡增長:隨著年紀增大,靜脈瓣膜和血管壁的彈性慢慢下降,更容易出狀況。
- 孕期和肥胖:孕婦因為腹壓增加、激素變化,靜脈曲張更常見。體重超標同樣增加腿部靜脈的壓力。
健康影響:靜脈曲張不僅僅是“難看”,如長期不加干預,可能進展為皮膚潰瘍或血栓形成,嚴重時有慢性疼痛、行走困難的隱患。
04 非手術方案:管理靜脈曲張的小妙招
靜脈曲張雖說是個“老問題”,但初期其實不用一上來就手術。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和使用一些輔助工具,癥狀能得到明顯緩解。
管理方法 | 實際操作 | 適合人群 |
---|---|---|
醫用彈力襪 | 早上起床后穿,每天穿滿8小時,有舒適感。脫下睡覺。 | 癥狀輕微或懷孕女性 |
體位調節 | 下班后抬高雙腿15-20分鐘,休息間隙伸展小腿。 | 輕中度癥狀、經常久站者 |
適當運動 | 快走、騎自行車,每天30分鐘,增強下肢泵血能力。 | 早期預防/已發靜脈曲張人員 |
緩解藥物 | 遵醫囑使用黃酮類藥物,緩解不適,但不能根治。 | 合并腫脹疼痛的患者,用于輔助管理 |
05 手術篇:靜脈曲張的治療新招式
當非手術方法難以控制病情時,醫生會綜合不同情況推薦手術類治療。近年來,傳統的“大刀”手術已經逐步被更新、更微創的技術取代,讓患者恢復得更快、痛苦更少。下面用直觀對比表的形式展示主流手術方式:
手術方式 | 主要特點 | 適應對象 |
---|---|---|
靜脈剝除術 | 切開皮膚,剝離異常靜脈,創傷較大,恢復期較長。可永久解除主要靜脈曲張。 | 大面積明顯曲張,合并靜脈瓣損壞患者 |
激光閉合術(EVLT) | 用激光在血管內穿線加熱閉合靜脈,切口小,無需大面積縫合。 | 中重度,疼痛不明顯者,期待恢復快的人群 |
射頻消融術 | 借助射頻能量讓靜脈壁收縮塌陷,適合不愿傳統大手術的患者。 | 單側、局部病變較明顯但皮膚條件良好者 |
膠黏劑閉合術 | 用生物膠密封病變段靜脈,切口更微小,幾乎無恢復期。 | 對美容要求高、小范圍曲張的年輕人 |
06 術后管理:再出發的關鍵一步
手術只是“重新修整道路”,后續的護理決定能否一直順暢。術后要點主要有:
- 按時復查:手術后1周、1月、3月,需到醫院復查,確認靜脈回流情況。
- 穿戴醫用彈力襪:遵醫囑持續1-3個月,減輕腫脹、避免血栓并發。
- 有節奏地恢復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初期短距離步行逐步增加。
- 注意創面衛生:每日保持傷口干燥,防止感染。如有異常出血、發熱等請及時聯系醫生。
- 規律作息,飲食多樣化,為血管提供恢復所需營養。
07 新科技、新希望:展望靜脈曲張治療的未來
跟很多疾病一樣,靜脈曲張的治療也在不斷進步。近幾年,科學家正探索基因療法,用靶向干預受損的靜脈瓣,這讓個體化預防和修復成為可能。此外,更先進的生物材料(比如可吸收的支架、自動修復貼劑等)正在進入臨床實驗階段,有望將微創做到極致。
新的治療技術讓更多人能夠早點發現、早點恢復。只要平時關注自己的腿部變化,有問題及時就醫,大多數靜脈曲張問題是可以被控制和改善的?!巴弦煌稀钡扔诮o健康添堵,主動一步,遠比多走冤枉路輕松得多。
參考文獻(APA 格式)
- Eklof, B., Rutherford, R. B., Bergan, J. J., Carpentier, P. H., Gloviczki, P., Kistner, R. L., ... & American Venous Forum International Ad Hoc Committee for Revision of the CEAP Classification. (2004). Revision of the CEAP classification for chronic venous disorders: consensus statement.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40(6), 1248–1252. https://doi.org/10.1016/j.jvs.2004.09.027
- Cornu-Thenard, A., Boivin, P., Baud, J. M., de Vincenzi, I., & Carpentier, P. H. (1994). Importance of the familial factor in varicose disease. Consequence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1(4), 318–321. https://doi.org/10.1111/j.1346-8138.1994.tb01727.x
- Nazovskaia, E., Giller, A., Kirsanova, I., & Klioner, A. (2020).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lower limb varicose veins among nurses.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 Journal, 24, 79-84. https://doi.org/10.26442/mhsj/2020.24.3.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