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在最初都沒留意,直到癥狀逐漸加重才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癥狀描述 | 出現頻率 | 需不需要立即看醫生? |
---|---|---|
持續下腹痛 | 經常 | 建議盡快就醫 |
發熱、全身乏力 | 有時出現 | 需關注,若體溫>38℃及時就診 |
白帶增多、有異味 | 發生率高 | 及時復查 |
性交疼痛或出血 | 部分人有 | 需要??圃u估 |
有位32歲的女性患者,剛開始只是偶爾腹部隱痛,大半年后才因為持續低燒和腹痛變重到醫院檢查,最后確診為盆腔炎。這說明,不要把持續的下腹不適當作小事處理。
小結一下,這些風險因素如果沒有被及時重視,就容易讓盆腔炎“有機可乘”,產生更大的健康影響,例如輸卵管粘連、不孕等并發癥。別忽視這些隱形的危險。
一說到盆腔炎,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要不要吃藥?"。其實,抗生素治療是大部分盆腔炎患者康復的“第一把鑰匙”。專業醫生會根據感染的細菌種類,采取有針對性的藥物組合。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就是清除引發炎癥的細菌。如果不及時治療,感染有可能蔓延,引發更深層的并發癥,比如盆腔膿腫甚至影響生育(Haggerty et al., 2017)。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慢性炎癥和盆腔粘連概率。
不同人的情況不同,如果合并膿腫或發燒嚴重,醫生可能建議住院治療,靜脈給藥。整個療程需要注意體感變化,并定期復查,確認炎癥是否已經好轉。
簡單來說,從發病到康復,最少要經歷3步:
在治療期間,如果出現體溫升高、腹痛加重或嘔吐,要馬上聯系醫生,排除惡化的可能。如果平時胃腸功能稍弱,可以提前告知醫生調整藥物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