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 說明 |
---|---|
傳播方式 | 糞口途徑、接觸污染物品、污染水/食物 |
感染年齡 | 任何年齡均可,兒童與老人更易重癥 |
潛伏期 | 通常為12-48小時 |
現實中,由于聚餐、旅游、學校集體用餐等情況,諾如病毒常有機會“大展拳腳”。所以,千萬別低估它的“親民”傳播能力。
我們日常說的食物中毒,主要是食物或水源被微生物(細菌、病毒、寄生蟲)或有害化學物質污染后,導致身體出現不適。諾如病毒只是眾多致病原之一,其他常見元兇包括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大部分“食物中毒”病例,都和某些生活小習慣有關。比如:
曾有一位28歲的女性白領,下班回家吃了剩下的涼拌菜,不到半天就開始腹瀉、惡心,送醫后被診斷為沙門氏菌感染(僅出現一次,絕不在其他部分重復此病例)。
這說明,生活細節不小心,風險就會悄悄找上門。
有人會問:諾如病毒和食物中毒不是一個意思嗎?其實,這兩者是套娃關系。??
諾如病毒是一種能引發腸胃炎的病毒型“食物中毒”,但“食物中毒”這頂大帽包括了各種原因,比如細菌感染、化學性中毒等等。
諾如病毒感染 | 其他原因食物中毒 | |
---|---|---|
致病原 | 諾如病毒 | 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素等 |
典型傳播 | 污染食物/水、接觸患者排泄物 | 生肉、蛋類、罐頭、變質熟食等 |
易感人群 | 所有人(老人、兒童更重) | 體弱、消化功能低人群 |
獨特提醒:不是每次腹瀉都是諾如病毒,更不是每次諾如病毒都需藥物治療。弄清關系,有助于我們冷靜應對而不恐慌。
諾如病毒感染后的表現相對突然,一般會出現一些常見癥狀,尤其是以下變化:
食物中毒可因病原體不同,表現出各式各樣的癥狀。它不像諾如病毒那樣標準,可能有如下一些表現:
病原體 | 典型癥狀 |
---|---|
沙門氏菌 | 水樣腹瀉、高熱、明顯腹痛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突然嘔吐,發熱較少見 |
副溶血弧菌 | 食用海鮮后急性腹瀉 |
這些癥狀多在接觸病原體后短時間明顯加重,不能光靠自覺恢復,有時需要醫院幫助補液、抗感染等。
健康習慣 | 具體做法 & 食療建議 |
---|---|
? 勤洗手 | 進食前、如廁后認真用肥皂洗手20秒; 觸摸公共物品后盡快清潔雙手 |
?? 食物安全處理 | 分開處理生熟食物,烹飪時確保徹底加熱 |
?? 飲水衛生 | 飲用煮沸或瓶裝水,制備飲品時注意水源清潔 |
?? 適當食療 | 山藥泥——幫助改善腸胃黏膜 香蕉——便于消化,含有鉀有助防止脫水 小米粥——溫和養胃,適合腹瀉初愈后補充營養 |
及時就醫 | 如果出現持續嘔吐、頻繁腹瀉、明顯口渴或尿量減少,建議盡快前往正規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選擇兒童醫院或綜合醫院兒科更適合年齡偏小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