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醫生會綜合考慮母嬰安全和疾病評估,選擇風險最低、準確度高的方案。哪怕是安排穿刺活檢,也有完善的流程保障安全性。
孕期乳腺腫瘤的治療不同于普通患者——一份方案要同時照顧媽媽和寶寶。通常,醫生會組成“多學科協作團隊”(MDT),包括乳腺外科、腫瘤內科、婦產科和麻醉、放射等專業。
回顧一個例子:32歲的孕中期女性,被確診乳腺癌,多學科小組為她制定了分階段手術和產檢相結合的計劃,最終母子平安。
治療方式 | 適用階段 | 對孕媽和寶寶的影響 |
---|---|---|
手術治療 | 孕早中期可考慮,部分晚期情況下特殊操作 | 一般做局部麻醉或短時全麻,對胎兒安全性高 |
化療 | 孕中、晚期部分藥物可以謹慎使用 | 需要嚴格選擇藥物與時間,孕早期慎用;部分方案無明顯胎兒異常風險 |
放療 | 孕期一般避免,除非無可替代,常延期至分娩后 | 放射線可能傷害胎兒組織,風險較大 |
選擇方案時會評估腫瘤大小、類型、孕周和媽媽對結果的預期。有時候,早中期腫瘤可以先做手術,化療藥物則要嚴格控制劑量和時機。放療幾乎所有情況下都是等到寶寶出生后再做。這一切都要多學科團隊細致討論后決定。
沒有人愿意在懷孕時承受這種壓力。許多媽媽和家屬都會感到忐忑、茫然甚至迷惘。適當的心理疏導和社交支持十分重要,這不僅讓孕媽情緒更穩定,也有助于治療配合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