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夢:揭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危害面紗
01 什么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夜里翻來覆去,有時明明睡得很久,一大早醒來卻覺得一點精神都沒有。其實,不是只有失眠才影響休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 SAS)是一種睡眠時呼吸反復暫?;蜃儨\的狀況。簡單來說,在睡夢中,呼吸就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時而掐斷,這讓身體一再醒來,卻又感覺不到。
這種病癥往往讓人晚上睡得很“破碎”:淺眠、憋氣、打鼾貫穿整個夜晚。久而久之,就算入睡時間夠長,第二天還是頭昏腦脹、難以集中注意力。
02 息息相關:睡眠呼吸暫停的類型與誘因
- 阻塞性(OSA):夜里,喉嚨的軟組織有時就像褪力的擋板,睡著就塌陷,堵住氣道,讓空氣過不去。這也是最常見的類型。
- 中央性(CSA):大腦和呼吸肌肉暫時“失去聯系”,呼吸突然停止,聽上去有些詭異,卻客觀存在。
- 混合性:兩種類型的結合,既有氣道堵塞,也有大腦控制上的“短路”。
說起來,肥胖、年紀增長、男性、家族史和肥厚的咽喉結構,都容易讓呼吸在夜里出問題。舉個例子,45歲男性王先生,BMI 29,夜里打鼾聲如雷,老婆發現他偶爾憋著不出氣,白天還總犯困。他的情況很符合OSA的特征。
03 持續缺氧:那些默默發生的健康危害
夜里反復暫停呼吸,會讓身體“氧氣供給”一次又一次中斷,久了,心腦血管就像總被絆倒的小路,容易出問題。研究顯示,SAS患者高血壓風險增加(Peppard et al., 2000),心臟病、中風發生率也顯著升高。(Peppard PE et al., 2000,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除了高血壓,部分人還會發展成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慢性疾病。52歲女性李女士,常年不明原因的血壓偏高,后來確診中度OSA。治療后,不僅血壓慢慢下來了,早上也變得輕松不少。很明顯,睡眠呼吸暫停的長期危害不能忽視。
04 睡眠呼吸暫停與心理健康的牽連
睡好覺對情緒調節很重要。長期夜間氧氣不足,會影響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正常工作,結果,焦慮、易怒、情緒低落說來就來。有調查顯示,睡眠呼吸暫?;颊呓箲]和抑郁發病率提高(Bardwell et al., 1999, Sleep)。有些人甚至誤以為僅僅是工作壓力大,忽略了背后的生理問題。
35歲的王女士,半年多總覺得自己想事情變慢了,常常莫名急躁。后來體檢提示呼吸暫停,治療后不光晨起精神好轉,情緒也穩定了。其實,心理波動,有時候跟夜里的呼吸息息相關。
05 清醒時的麻煩:生活品質悄悄下降
白天犯困、注意力飄忽,經常讓人以為是昨晚太晚睡,其實是身體沒能“好好休息”。持續的睡眠質量問題會讓工作效率、學習記憶力、日常安全感統統打折。有的司機因為嚴重SAS,白天駕駛時突然打盹,釀成交通事故,危險程度可見一斑。
27歲小李,入職新公司后老是被同事說“狀態不對”,差點被認為怠工。后來經檢查,才知道自己夜里呼吸斷斷續續。調整后,別人都說他變回了“元氣青年”。
06 日常預防與治療,睡出健康每一天
- 合理飲食:選擇富含膳食纖維和優質蛋白的食物(如豆類、魚、燕麥),幫助身體維持理想體重,減輕夜間氣道壓力。
吃法建議:豆制品+全谷類,早餐粥/蒸蛋,晚餐燉魚等搭配。 - 規律鍛煉:每周至少4~5次快走、游泳、瑜伽等中等強度運動,有助于呼吸系統和心血管功能。
- 規律作息:保證7小時以上的高質量睡眠,睡前不使用電子屏幕,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
- 就醫與專業干預:如果懷疑有呼吸暫停困擾,可以在醫院做一次夜間睡眠監測(PSG)。若確診為中重度,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CPAP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專用口腔矯治器,部分極重癥人群可能需考慮手術矯正。
相關文獻資料
- Peppard, P. E., Young, T., Palta, M., Skatrud, J. (2000).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hypertens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2(19), 1378-1384. https://doi.org/10.1056/NEJM200005113421901
- Bardwell, W. A., Ancoli-Israel, S., Berry, C. C., Dimsdale, J. E. (1999). Neuro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a comparison with controls. Sleep, 22(3), 293-298. https://doi.org/10.1093/sleep/22.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