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襲,慢阻肺患者如何巧妙應對氣喘加重?
天一冷,很多中老年朋友不自覺就開始咳嗽、氣喘,不愿意出門,連在家里走幾步也覺得累。有位王大爺,每年一入冬就擔心自己的慢阻肺發作?!搬t生,這冷空氣一吹,我就喘得厲害,晚上都睡不好?!彼@樣說。事實上,慢阻肺和冬天的關系確實讓人頭疼,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調整和應對。
01 慢阻肺:了解這位“隱形敵人”
很多人剛開始時,其實并沒覺得哪里不對。偶爾早上有點咳嗽,或呼吸時覺得空氣進得沒以前順暢,但只要休息一下就緩過來了。這些輕微的變化,往往被當成“上年紀了”的小毛病。實際上,這些細微癥狀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ê喎Q慢阻肺)的早期信號。慢阻肺這個“隱形敵人”,就是悄悄讓呼吸變難,慢慢地削弱肺臟的工作能力。
到了后期,慢阻肺的影響就變得明顯:呼吸費力、活動后氣喘、持續性咳嗽。典型表現就是,原本能上一層樓梯,現在走兩步就得歇。慢阻肺有一定的隱匿性,所以早期的改變千萬不能忽視。別把持續的咳嗽或早上氣喘當作“老毛病”,有這些表現還是建議做個專業評估。
02 冬天來襲,為什么呼吸更吃力?
一進入冬天,氣溫驟降,家里開著暖氣但外面寒風刺骨,出門呼吸冷空氣會刺激到氣道。有些人起床后咳到晚上,胸口發悶,走路時覺得氣不夠用。
冷空氣會讓呼吸道收縮,黏膜變干,容易咳嗽;而且空氣變干燥,痰也不容易咳出來。更麻煩的是,冬季流感和病毒感染多見,慢阻肺患者因為氣道本就不暢,面對這些“病毒小麻煩”時更容易雪上加霜。例如有位68歲的女性患者,原本只是活動后輕微氣喘,每當氣溫降低,哪怕只是逛個超市,都要頻繁停下來大口喘氣,晚上還容易被咳嗽驚醒,這讓她很困擾。
誘因 | 帶來的變化 | 日常情境 |
---|---|---|
冷空氣刺激 | 氣道收縮、呼吸更費力 | 上街或晨練時突然咳嗽加劇 |
干燥氣候 | 痰液變稠、不易排出 | 夜里咳嗽頻繁 |
病毒感染 | 加重炎癥,誘發急性發作 | 感冒后咳喘持續惡化 |
說到底,冬季讓慢阻肺“臨門一腳”,原本能應付的癥狀,在冬天就容易明顯放大。
03 什么原因讓慢阻肺發作更頻繁?
- 吸煙歷史: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長期吸煙都會讓肺功能慢慢下降。研究顯示,吸煙者慢阻肺風險比不吸煙者高出數倍 [1]。
- 環境污染:長期暴露在廚房油煙、灰塵、工廠廢氣等環境下,呼吸道就像常年受到刺激的小路一樣,越來越窄。
- 反復感染:容易感冒或支氣管感染的人,氣道長期受到“炎癥小沖擊”,久而久之,抵抗力就變弱。
- 年齡增長:上了年紀,肺部組織逐漸老化,自愈能力減弱。據流行病學調查,6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發病率明顯增加[2]。
- 遺傳易感:家族中有慢阻肺患者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相關問題,這和某些先天缺乏的蛋白有關。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AATD)型慢阻肺[3],但并不常見。
這些因素在冬季容易相互作用,加重氣道問題,讓呼吸障礙明顯加重。普通保暖措施很難完全“隔絕”這些風險,還是需要從根本調整生活習慣。
04 冬季慢阻肺,哪些自我管理最靠譜?
- 白天溫度建議保持在18~22°C,避免室內外溫差太大。
- 早晚關窗保暖,必要時加濕器防干燥。
- 家里少點香煙、香薰,炒菜時開窗。
- 出門帶好口罩,減少霧霾和灰塵吸入。
- 可以做些簡單體操、慢走、拉伸,貴在堅持。
- 運動后若出現明顯胸悶、氣喘,及時休息并尋求幫助。
措施 | 操作建議 |
---|---|
監測癥狀 | 記錄每日呼吸狀況,出現活動后氣喘、夜間咳嗽持續加重時及時反饋醫生。 |
疫苗接種 | 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冬季前提前安排。 |
定期復診 | 冬季復診頻率可略增加,氣喘有變及時就醫。 |
在冬季,如果上述方法后癥狀仍無緩解,或者出現呼吸急促、嘴唇發紫,應盡快與呼吸專科醫生聯系。
05 藥物治療與輔助設備能做什么?
對慢阻肺患者來說,按照醫囑規范使用吸入藥物是冬季減少急性發作的關鍵。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是主要選擇。其中支氣管擴張劑能幫氣道“開閘放水”,讓空氣進出通暢,而激素類吸入藥則能緩解炎癥反應。
很多家庭還備有氧氣機、霧化器,有些人對使用方法還不太熟悉。其實,如果氣喘、呼吸困難持續加重,氧療和間斷霧化能在醫生指導下短時輔助。比如76歲的慢阻肺男性患者,每年冬季氣喘會加重,遵醫囑調整藥量、必要時居家短時氧療,他的生活質量相較之前有明顯提升。
- 使用前搖勻吸入器,吸氣時慢而深;每次用藥后漱口,避免藥物殘留刺激咽喉。
- 藥物種類和劑量只能由醫生調整,癥狀變化時及時與醫生溝通。
- 家用氧氣機建議購置簡明型號,短時氧療(每次半小時內)為主。
- 霧化治療只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癥狀無變化時無需頻繁用。
06 吃得好,休息夠,免疫力也跟上
其實飲食和生活習慣對免疫力影響不小。冬季合理安排飲食和作息,有助于讓身體以更好的狀態應對外界挑戰。
- 獼猴桃 + 維生素C豐富 + 每天半個到1個,增強免疫力
- 菠菜 + 富含鐵和胡蘿卜素 + 焯水后涼拌,有助于改善疲勞
- 雞蛋 + 提供全蛋白 + 水煮或蒸蛋,每天1~2個為宜
- 魚肉 + 含Omega-3 + 每周2~3次,能減少炎癥反應
- 無糖溫水每天1~1.5升,少量多次,防止氣道黏膜干燥。
- 晚上10點前入睡,保證6~8小時充足休息;中午休息20~30分鐘。
07 家人和醫生,哪些支持最關鍵?
管理慢阻肺不僅僅是個人的堅持,家人和醫護人員的協助也非常重要。有家屬一起監督用藥、記錄癥狀,遇到問題隨時跟醫生溝通,才不會手忙腳亂。
比如有位72歲的太太,家屬堅持幫她記錄每周癥狀變化,一旦呼吸困難持續3天,就能及時聯系復診,提前防止癥狀惡化。家人陪同去醫院、代為溝通檢查結果,能讓患者心里更有底。
- 建立癥狀記錄本,將咳嗽、氣喘變化寫下來。
- 醫生開新藥時仔細詢問用法,變換藥物提前溝通。
- 遇到突發情況(如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難),優先選擇呼吸科,避免拖延。
其實,把醫生、家人當作“后盾”,遇到問題不硬撐,這樣過冬會安心許多。
慢阻肺在冬天確實容易加重,但只要了解了背后的原因,用心調整生活細節,和家人醫生多溝通,大部分患者都能減少氣喘發作,把生活過得更自在。寒冬不可怕,把控細節才更重要。
參考文獻(APA格式)
- Buist, A. S., McBurnie, M. A., Vollmer, W. M., Gillespie, S., Burney, P., Mannino, D. M., ... & international COPD prevalence (BOLD) study, P. (2007). International variation in the prevalence of COPD (the BOLD Study): a population-based prevalence study. Lancet, 370(9589), 741–750.
- Adeloye, D., Chua, S., Lee, C., Basquill, C., Papana, A., Theodoratou, E., ... & Global Health Epidemiology Reference Group (GHERG). (2015). Global and regional estimates of COPD prevalenc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Global Health, 5(2), 020415.
- Stoller, J. K. (2002). Alpha1-antitrypsin deficiency: an underdiagnosed, treatable cause of COPD. Cleveland Clinic journal of medicine, 69(10), 76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