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化學品 | 主要成分 | 風險等級 |
---|---|---|
潔廁靈 | 鹽酸 | 中等偏高 |
管道疏通劑 | 氫氧化鈉 | 高 |
84消毒液 | 次氯酸鈉 | 中等 |
實驗室用品 | 硝酸、強酸強堿 | 極高 |
化學燒傷的表現和傳統熱燙傷還是有些不同,簡單來說,可以從下面幾個層次去識別:
表現 | 可能情況 |
---|---|
皮膚紅腫、輕微刺痛 | 初級損傷,多限于表皮,及時處理恢復快 |
出現水泡、糜爛、潰破 | 真皮層受損,恢復較慢,需專業處理 |
局部變白發硬或變黑、知覺弱 | 深度組織受損,甚至神經麻痹,愈合慢且易留疤 |
不斷加重、范圍擴大的紅腫、疼痛 | 或為化學物殘留,進一步侵蝕組織,需盡快救治 |
將患處沖洗干凈后,可以用干凈紗布輕輕覆蓋(別太緊),但別用棉花、紙巾之類,以免纖維殘留。部分輕度損傷,在家靜養、注意防感染、勤洗手避免再次污染,局部保持清潔即可。
??如果傷口超過手掌大小,或出現水泡、破潰、持續出血等,最好盡快到正規醫院。
其實,防范化學燒傷,日常管理比事后搶救更管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行為建議 | 具體做法 |
---|---|
穿戴個人防護裝備 | 操作刺激性清潔劑、強酸強堿時,盡量帶橡膠手套、防水圍裙或護目鏡。 |
在通風良好環境操作 | 室內使用化學清潔品時,最好開窗換氣,避免呼吸道黏膜損傷。 |
分類存放/有蓋密封 | 家里化學用品用后及時蓋好,放高處或單獨區域,別讓小孩誤拿。 |
辨別警示標識 | 留意包裝上的“腐蝕”“有害”等標識,操作要尤其小心。 |
假如家里有小孩、寵物,更要把危險化學用品鎖起來。每次用清潔用品,養成先看一眼標簽說明的習慣,能大大減少“出事”的概率。
?? 小建議:常備醫用紗布、一次性手套和清水在易取處。一旦手滑出意外,也能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