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肩周炎?
夜里翻身時,突然感到肩膀不太自在,甚至舉手穿外套也變得有些吃力,很多人可能以為只是疲勞,實際這有時是肩周炎在“悄悄入場”。
肩周炎俗稱“五十肩”,不是只有50歲的人才會得,只是這個年齡段出現得更頻繁。肩周炎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嚴重時甚至連梳頭、夾菜都困難,生活質量會實實在在受影響。這是因為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發生炎癥,黏連,導致的疼痛和僵硬。
02 肩周炎的成因與癥狀
1. 主要成因有哪些?
- 年齡相關:超過40歲后,肩關節和周圍組織的水分減少,彈性降低,更容易受損。
- 受傷史:如肩膀曾摔傷、拉傷,恢復過程中易出現肩周炎。
- 過度使用:經常持續做抬手動作,如教師、家庭主婦、搬運工人等,肩膀負擔重。
- 基礎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問題的患者更易出現肩周炎,醫學研究支持這個說法(參考:Dias, R., et al. "Shoulder adhesive capsulitis: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trials using multiple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Br J Gen Pract. 2005)。
2. 癥狀分布
階段 | 常見表現 | 真實提示 |
---|---|---|
早期 | 輕微酸脹,偶爾提手無力。夜間平躺時不適。 | 舉例:47歲的陳女士,偶爾發現洗頭時手舉不高,以為只是睡姿不對。 |
進展期 | 疼痛逐漸明顯,肩關節靈活度下降,穿脫衣服變困難。 | 舉例:55歲男性,發現晨起活動肩膀很吃力,甚至刷牙都要借助另一只手。 |
嚴重期 | 肩關節持續疼痛,活動范圍劇烈受限,夜間疼痛影響睡眠。 | 舉例:61歲的女性患者,因夜間肩痛導致睡眠被反復打斷。 |
03 醫生如何判斷肩周炎?
有不少肩膀不適,其實并非都是肩周炎,比如肌腱炎、肩袖損傷等。但醫生一般會這樣判斷:
- 詢問病史:詢問癥狀持續的時間、特點、是否在夜間加重、有無外傷史等。
- 體格檢查:醫生通過讓你做各種方向的肩關節活動、判斷活動角度受限情況,進一步確認癥狀位置和受限程度。
- 影像學手段:常用X光排除骨折或脫位,B超或MRI排查肌腱損傷等其他問題。部分文獻推薦使用MRI進行軟組織評估(參考:Lee, S. H., et al.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evaluation with MR arthrography." Radiology, 1999)。
04 康復鍛煉的必要性
很多患者擔心活動會加重病情,就選擇靜養。但事實上,“不開工的小工廠”容易讓關節周圍組織進一步僵硬,拖久了恢復更慢。
- 促進血液循環:適度鍛煉可以防止因長時間不用導致的組織黏連,加速恢復。
- 增加關節靈活度:堅持系統鍛煉有助于緩解僵硬,提升肩關節的活動范圍。
- 增強肩部肌群:肌肉的力量幫助分擔壓力,對減少后期復發有好處。
專家認為規律性、科學的康復運動,是治療肩周炎的重要一環(參考:Page, M. J., et al. "Exercise and mobilisation interventions for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05 推薦的鍛煉方法:讓肩膀“動”起來
鍛煉要分階段推進,每一步都讓肩部慢慢適應,避免“操之過急”。
?? 拉伸訓練
- 毛巾拉伸:一手抓住毛巾上端,另一手拉住下端,緩慢上下滑動,保持輕度拉伸,每次10-15次。
- 墻上爬手:手指沿墻壁慢慢“爬”至舒適高度,維持幾秒后下放,每天2-3組。
??? 強化鍛煉
- 等長收縮:手肘貼體,用另一只手或毛巾輕抵肘部,輕輕頂住不動,堅持5秒,重復10次,有助于激活肩周圍小肌群。
- 彈力帶訓練:固定彈力帶,緩慢外展手臂,動作輕柔,關注肩膀不適感,每周適量增加。
?? 日常功能訓練
- 懸垂練習:雙手扶著桌面,身體略微前傾,做出打開肩膀的動作,每次30秒。
- 模擬洗頭動作:坐姿下練習雙手同時高舉頭頂,模仿洗頭環節,幫助恢復日用動作。
步驟 | 方法簡介 | 注意事項 |
---|---|---|
拉伸訓練 | 毛巾拉伸、墻壁爬手 | 動作一定要慢,感覺輕微不適即可停止 |
強壯肩部 | 等長收縮、彈力帶練習 | 每次堅持5-10秒,逐步增加強度 |
日常功能恢復 | 懸垂、模擬洗頭 | 結合生活動作,循序漸進即可 |
06 注意事項與復發預防
肩周炎恢復是個長期過程,不少朋友會問,怎么避免反復發作呢?
? 小貼士
- 冷熱交替療法:早期可以選擇冰敷緩解急性疼痛,后期熱敷有助于放松肩部,適度使用。
- 合理飲食,增強抗炎力:
- 魚類(Omega-3) + 抗炎、保護關節 + 建議每周吃1-2次油性魚,如三文魚、秋刀魚
- 橄欖油 + 改善關節狀態 + 建議日常涼拌菜時適當添加
- 深綠色蔬菜 + 補充抗氧化物,助修復 + 每天一份西蘭花、菠菜等
- 注意肩部保暖:天氣變化時加件披肩,避免肩部直接吹空調。
- 保持合適體重:肥胖可能影響炎癥控制,有助于肩關節健康。
- 規律復查:建議每年到專業康復門診檢測肩部活動度。
- 合理安排肩部勞作:長時間抬舉動作后及時休息,安排變量勞作,降低負擔。
結語:讓肩膀恢復自如其實不難
其實,肩周炎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早發現、早鍛煉。養成“每天活動肩膀”的好習慣,讓肩關節保持靈活,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小動作變得輕松多了。如果擔心自己動作不到位,建議與康復師或專業醫生多交流,制訂適合自己的康復計劃。最后,任何身體的不適都不要輕易忽略,給肩膀一些關愛,是每個年齡段都值得關注的。
參考文獻(部分)
- Dias, R., et al. (2005). Shoulder adhesive capsulitis: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trials using multiple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Br J Gen Pract.
- Lee, S. H., et al. (1999).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evaluation with MR arthrography. Radiology.
- Page, M. J., et al. (2014). Exercise and mobilisation interventions for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