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樓時關節隱隱作痛,走路變得小心翼翼,這樣的情景在很多中老年朋友身上并不陌生。有人甚至因為關節問題,活動變得局限,連出門散步都望而卻步。其實,關節損壞不是只能硬扛,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已經為不少人帶來了新生。本篇就用最直接的方式,幫你了解:什么情況下,人工關節置換是打開“新生活”大門的鑰匙?
01 什么是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用人工材料替換掉已經損壞或者疾病影響的關節部分(有時甚至是全部)的手術方式。目標明確:讓你少些疼痛,多些靈活,重新獲得獨立活動的能力。
以膝關節為例,手術時通常會將受損的骨頭和軟骨去除,然后換上一套專門設計的人工關節。這些人工材料大多用金屬、陶瓷或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講究耐磨且適應人體環境。
02 常見適應癥:骨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
- 骨關節炎,也就是常說的“骨質增生”“退行性關節病”,經常出現在中老年人群。最早是不經常的關節疼痛或者上下樓梯不舒服,后來可能發展成持續疼痛、活動受限。 生活例子: 王阿姨,今年68歲,起初只是冬天膝蓋偶爾作痛,漸漸發展成一年四季都不舒服,最近半年連走平路也痛,晚上也不能好好睡覺。
- 類風濕關節炎則更常影響年輕和中年人。有慢性炎癥和免疫系統異常,癥狀往往從關節早晨僵硬(比如手指)開始,后面變成長時間腫脹疼痛,有時多個關節都中招。 生活例子: 陳先生,44歲,初時覺得手指關節發緊,伸展一下才松。后來連膝蓋、手腕也常常又紅又腫,活動費勁,吃藥難以緩解。
- 簡單來講:當關節炎發展到藥物、休息、物理療法都不管用,甚至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比如上下樓困難、夜間疼痛影響睡眠,這時人工關節置換通常會被醫生提上議程。
03 其他適應癥:創傷后關節損傷??
有時候,并不是自然老化或者免疫問題,而是因為一場意外。比方說,嚴重的骨折涉及到關節面,修復后遺留明顯變形或者關節功能喪失,這時人工關節也能幫上大忙。
場景 | 常見人群 | 影響表現 |
---|---|---|
車禍/高處墜落后股骨頭骨折 | 中青年、老年 | 關節移位、無法行走,甚至壞死 |
運動損傷造成的髖關節脫位 | 年輕男性 | 關節疼痛、活動受阻,翻修困難 |
多次關節手術導致的二次損傷 | 各年齡層 | 關節不穩、植入物松動 |
這個部分要留心,即便有外傷史,只要自覺活動能力大不如前、患處持續不適或畸形,都建議早些到醫院檢查,不要拖成大問題。
04 年齡與生活質量的抉擇
年齡不是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唯一門檻。實際上,越來越多醫生關注的是——手術后能否顯著改善生活質量,而不是單純看“有多老”。
- 高齡并不一定限制手術。例如,82歲的張爺爺,原本以為“年紀大不能做手術”。但因為膝蓋常年劇痛,吃藥效果有限,醫生認真評估后,還是順利為其實施了關節置換。術后,他可以自己去菜市場買菜了。
- 年輕人也有需要的時候。若嚴重創傷或風濕性疾病導致生活受限,一樣可以優先考慮換關節,當然醫生會權衡材料壽命和后續修復的可能。
05 手術前的評估與準備??
評估項目 | 具體操作 | 意義 |
---|---|---|
體格檢查 | 關節活動度、肌力測試 | 了解功能受限程度 |
影像學檢查 | X線/MRI/CT等 | 直觀顯示骨結構和損傷情況 |
血液檢查 | 血常規、生化、炎癥指標 | 確認無重度感染或基礎疾病失控 |
內科評估 | 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篩查 | 降低麻醉與術后風險 |
全身狀態評估 | 營養狀況、體重評價 | 為手術和康復打下基礎 |
有朋友問,術前準備是不是特別難?其實就是多一份檢查、多一份把關。這里還建議帶上之前所有關節檢查資料,便于醫生做全面判斷。
06 術后恢復與長期效果?
手術只是第一步,康復才是能不能“用好新關節”的決定因素。如果術后不認真做康復訓練,人工關節就像裝上了新零件卻沒好好調試,難以發揮最佳效果。
術后恢復期主要是:
1. 防止關節僵硬,逐步增加活動量(如在理療師指導下進行關節彎曲、伸展)。
2. 力量訓練,避免肌肉萎縮。
3. 注意預防感染與血栓,根據醫生開具的藥物和導管措施執行。
長期效果:絕大多數患者疼痛顯著減少,活動能力明顯提升。人工關節壽命大多在15-20年甚至更久,具體還跟使用情況和體重相關。部分人可能在十多年后因材料磨損需要復查乃至翻修。
07 關節健康日常守護怎么做???
- 合理飲食:新鮮蔬菜(比如菠菜、芹菜)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抗炎;吃些富含膠原蛋白的魚類(如鮭魚),有益于軟骨彈性。
- 保持適度運動:如游泳、騎行、散步,既能鍛煉心肺,又能維持關節活動度。
- 體重控制:體重下降5%對于膝關節負擔減輕有很大好處(參考Messier SP et al., 2013)。
- 防跌倒:家里地面保持干燥整潔,避免意外摔傷對關節造成二次損害。
- 定期復查:無論手術前還是手術后,上文有痛史或活動障礙者,建議每年檢查。特別對于家有骨關節炎早發史的朋友,更要關注關節健康變化。
?? 關鍵文獻參考
- Messier, S. P., Loeser, R. F., Miller, G. D., et al. (2013). "Exercise and dietary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older adul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the Arthritis, Diet, and Activity Promotion Trial." Arthritis & Rheumatism, 65(7), 1957-1965.
- Glyn-Jones, S., Palmer, A. J., Agricola, R., et al. (2015). "Osteoarthritis." The Lancet, 386(9991), 376-387.
- Beswick, A.D., Wylde, V., Gooberman-Hill, R., Blom, A., Dieppe, P. (2012). "What proportion of patients report long-term pain after total hip or knee replacement for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in unselected patients." BMJ Open, 2:e000435.
- Evans, J. T., Walker, R. W., Evans, J. P., et al. (2019). "How long does a knee replacement las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ase series and national registry reports with more than 15 years of follow-up." The Lancet, 393(10172), 65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