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空氣的潔凈度、醫護操作標準直接影響感染發生。比如某家醫院醫療器械消毒不徹底,患者感染率一度升高。這說明每一道流程都不能疏忽。
這些因素像一環扣一環的鏈條,每個環節松懈,都可能給感染打開方便之門。
一項2020年大型臨床回顧顯示,超80%的術后感染與常見細菌有關(Horan et al., 2020)。
這些“元兇”可能就像職場中的“隱形殺手”,只要環境適合便容易趁虛而入。
簡單來說,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上嚴密術中護理,是減少感染的關鍵。若恢復期體溫反復、傷口異常,應盡快前往有神經外科??票尘暗尼t院就診。
很多早期癥狀其實不明顯,患者可能只是偶爾覺得頭暈,切口區有點癢或輕脹,這段時間往往容易被忽視。如果癥狀變為持續頭痛、傷口嚴重紅腫、滲出液多,甚至出現發熱(38°C 以上)或精神變化,就是警告信號。
癥狀階段 | 常見信號 |
---|---|
早期/輕微 | 偶爾不適、切口輕脹、輕微頭痛 |
繼續發展 | 持續性頭痛、切口劇烈疼痛、紅腫熱、化膿 |
具體診斷通常依靠切口分泌物培養、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等生化指標,以及頭部CT或MRI觀察是否有膿腫形成(refer: Chibawanye et al., 2018)。
有位59歲男性術后第5天反復高熱,切口流膿,經微生物培養證實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調整靜脈抗生素、切口換藥,最終恢復良好。從中可以看出,科學應對、規范用藥是復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