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對鱗狀細胞癌的認識:你需要知道的關鍵信息 ??
01 鱗狀細胞癌到底是什么?
說起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它主要是起源于皮膚表面的鱗狀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鱗狀細胞像一層小小的磚瓦,覆蓋著皮膚、有的器官甚至身體的內腔。多數人聽到“皮膚癌”,首先想到可能就是它,尤其在面部、頸部、手臂這些常年受陽光照射的部位比較多見。不過,它同樣可以出現在肺、食管、口腔等部位。
其實,大多數鱗狀細胞癌發展相對緩慢,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應對,通常都可以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但如果拖延不理,它也可能逐漸長大,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簡單來講,就是一個本可以早發現、小麻煩處理的疾病,被忽視后才可能演變成大問題。
(參考:Skin Cancer Foundation, 2025)
02 這些癥狀可能在暗示鱗狀細胞癌
有時候,身體的小變化并不容易察覺,到后來某些信號卻變得格外明顯。鱗狀細胞癌就常以這樣一些癥狀出現,值得留意:
- 皮膚方面:比如長時間不愈的紅色斑塊、表面粗糙或者像結痂一樣的小傷口,如果超過三周還不消退,很可能不是普通的皮膚問題。??
- 黏膜和內臟:比如口腔、咽喉甚至肺部,如果出現持續性潰瘍、異常增生或者咳嗽、咳痰增多等情況,也需引起重視。
- 局部腫塊:如果在皮膚或頸部、腋下等處摸到不明原因的包塊,并且慢慢變硬或變大,應盡早就醫。
- 出血或分泌物:表現為經常性滲血或滲液,尤其是創面反復結痂后又破潰,這類特殊變化很容易被忽視,特別提示家有老人長期戶外活動或經常暴曬的人要多關注。
比如有一位60歲的農民朋友,最近咳嗽、咳痰明顯增多,并在頸部發現不明腫塊,到醫院確診為肺部鱗狀細胞癌。這個例子提醒我們:癥狀的出現,有時并不是只有痛,而是不消退或逐步加重。
小結一下,持續性的異常癥狀,尤其是在老年人或者長期戶外工作者身上,更要小心觀察。早期發現,治療起來的選擇多、效果也好。
03 鱗狀細胞癌的致病機制是什么?
為什么會得鱗狀細胞癌?本質在于某些細胞受到了長期損傷或者異常刺激后,發生了突變,開始不受控制地生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 紫外線暴露:這是最常見的風險源。長期日曬,尤其不做防護,容易讓皮膚鱗狀細胞受損,時間一長,變異的幾率上升。
- 吸煙:特別是口腔、咽喉、肺部的鱗狀細胞癌,高發于有吸煙習慣的人。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可直接損傷細胞并誘發突變。
- 慢性感染和炎癥:比如感染過人乳頭狀瘤病毒(HPV)、長期慢性潰瘍、慢性炎癥等,也都增加了發生風險。
- 免疫力低下:部分免疫抑制患者(如器官移植后)、長期病重或老年人更容易中招。
- 遺傳和年齡因素:年齡增長、遺傳易感性等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風險。????
科學研究證實,紫外線是啟動皮膚鱗狀細胞癌的“主要推手”,所以熱愛戶外活動、喜歡曬太陽的人,尤其要額外留意。(參考:Alam, M., & Ratner, D. (2001). Cutaneous squamous-cell carcinoma. N Engl J Med, 344(13), 975-983.)
04 如何進行鱗狀細胞癌的診斷?
鱗狀細胞癌的診斷,其實并沒有想象中復雜。常見步驟有兩個環節:
- 目視檢查:醫生通過肉眼和手法,觀察皮膚或者其他可疑部位的變化。對于外形異常、顏色改變和長期不愈的病變,更加關注。
- 組織活檢:會在局部麻醉下切取一小塊懷疑組織,送到病理科在顯微鏡下看細胞結構。這一步是確診的“金標準”。
某些情況下,還會用影像學檢查(比如CT、MRI)和特殊染色法,尤其是當懷疑已經有淋巴結或其他臟器轉移時,幫助判斷分期和制定治療方案。
絕大多數早期鱗狀細胞癌可以通過常規皮膚檢查發現;而像肺部、消化道等部位,則可能需依靠支氣管鏡或內鏡檢查來采集樣本。
05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案可供選擇?
治療鱗狀細胞癌時,選擇方案主要看病變部位、大小和有沒有擴散。常見的治療手段包括如下幾類:
- 手術切除:直接去除病變組織,是效果最好、最常用的方法。對于早期的皮膚病變,往往一次性就可以徹底清除。
- 放射治療:有些病灶較大或難以手術時,會采用放療控制腫瘤生長,減少復發。尤其適用于不能耐受手術的高齡患者。
- 局部用藥:部分早期患者可以選擇局部化療藥膏或免疫刺激藥物,主要針對皮膚表層病變。
- 系統治療:遇到腫瘤擴散至淋巴結或遠處器官,醫生會綜合使用靜脈化療和免疫治療。比如有報道一位60歲男性肺部鱗狀細胞癌合并淋巴轉移,接受紫杉醇及PD-1免疫藥后,癥狀明顯改善。
治療過程中,醫護團隊會依照個人體質、病灶特點、生活狀態來自主調整方案。就算是晚期或者進展期,只要配合得好,許多患者的生活質量依然可以保持在較高水準。
(參考:Burton, K. A., Ashack, K. A., & Khachemoune, A. (2016).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review of high-risk and metastatic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17(5), 491-508.)
06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管理鱗狀細胞癌風險?
預防總比治療劃算。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具體且有益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降低鱗狀細胞癌風險?重點如下:
- 定期進行皮膚檢查:最好每年請專業醫生或者自己在家照鏡子,檢查是否有新出現或者持續改變的皮損。如果發現長期不愈或變化快的斑塊,要及早去醫院。
- 科學防曬:建議外出時合理使用防曬霜,穿長袖衣物、戴帽子和防護鏡,選擇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以外的時間曬太陽最合適。
- 健康飲食: 多吃深色蔬菜(如西蘭花、胡蘿卜)+ 含有豐富抗氧化物,有助于提升細胞防御力。 新鮮水果(如藍莓、柑橘)+ 富含維C、維E,有益細胞健康。 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 增強免疫力,協助身體修復受損組織。
- 適量活動,良好作息:規律鍛煉、保證睡眠,可以增強身體免疫系統,對預防各類腫瘤都大有益處。
- 選擇專業醫療服務:遇到可疑癥狀時,建議到正規醫院或??崎T診就診,避免拖延自查。尤其是年齡大于50歲,有高風險職業或家族史的人群,可以提前安排年度篩查。
參考文獻
- Skin Cancer Foundation. (2025).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verview. Skin Cancer Foundation Official Website.
- Alam, M., & Ratner, D. (2001). Cutaneous squamous-cell carcin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4(13), 975-983. https://doi.org/10.1056/NEJM200103293441306
- Burton, K. A., Ashack, K. A., & Khachemoune, A. (2016).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review of high-risk and metastatic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17(5), 491-508. https://doi.org/10.1007/s40257-016-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