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老年患者必須了解的關鍵知識
從平常生活聊起
退休后的生活節奏變慢,難得有時間和老朋友一起喝茶、散步,卻偶爾聽身邊有人提到膀胱癌。其實,這個詞聽起來嚇人,但不少人對它了解的不多。多數老年人日常都會關注心臟、血壓、糖尿病這些問題,膀胱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其實,身體提醒我們的方式很溫和——可能只是一次突如其來的血尿或者排尿時的不適。哪怕是這樣不起眼的信號,也可能與膀胱癌相關。這篇文章,就幫你把復雜的膀胱癌知識,講得既清楚又實用。
01 什么是膀胱癌?
膀胱癌,其實就是膀胱內壁細胞發生了異常增生,變成了不受控制的“壞鄰居”。這主要發生在膀胱儲存尿液的內膜上,絕大多數患者都是五六十歲以后的人。醫學數據顯示,膀胱癌在60歲及以上人群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男性患病風險明顯高于女性 (Siegel et al., 2023)。這種病最常見的類型是尿路上皮癌,占膀胱癌八成以上。
一部分膀胱癌屬于“淺表型”,僅局限在內壁,治療后預后相對較好;但也有“浸潤型”,這種癌細胞可能會向周圍組織或淋巴結擴散。癌癥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癥狀,讓人容易忽視,等到發現時,有的人已經進展較快。正因如此,多了解一些膀胱癌的基礎知識,總歸是有用的。
02 膀胱癌的信號有哪些?
說起來,膀胱癌最常見的早期信號,往往只是偶爾出現的無痛血尿——沒有疼痛,但尿的顏色可能變粉紅、紅色或者有血絲,往往間斷出現。有時,血尿一次后消失,很多人就沒當回事。不過,如果尿常常變顏色,或血尿反復發作,就不得不重視了。
隨著腫瘤長大,癥狀會變明顯。有人開始感到排尿次數變多,總想上廁所;也有人出現排尿急促、尿不盡或者尿流變細。到了腫瘤侵襲周圍組織時,腰部或下腹還可能出現隱約不適。如果出現持續、明顯血尿,并且合并上面這些癥狀,最好盡快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03 哪些原因可能導致膀胱癌?
- (Cumberbatch et al., 2016)。煙草中的致癌物會隨尿液排出,刺激膀胱壁,久而久之,有害物質讓細胞發生異常。 吸煙。研究顯示,長期吸煙的人,膀胱癌風險是沒有吸煙者的3倍左右
- 化學物質暴露。某些工廠(如染料、皮革、橡膠、油漆相關產業)的工人,長期接觸芳香胺等化學品,膀胱癌風險也隨之增加。
- 慢性炎癥或感染。經常尿路感染、長期留置尿管或者有膀胱結石問題的老年人,因為慢性炎癥持續刺激,也有患膀胱癌的可能。
- 年齡與性別。年齡的增長是主要風險之一。60歲以上、男性更容易罹患膀胱癌。
- 遺傳和家族史。家族中有膀胱癌或相關泌尿系統腫瘤病史者,風險略高。
- 特定藥物或治療。部分長期接受某些化療藥物或放療的患者,膀胱癌風險略升高。
這些因素疊加時,膀胱內壁的細胞更容易發生“出錯”,讓本該正常分裂的細胞變得異常。因此,尤其是年紀大了之后,關注這些風險倒也不是小題大做。
04 膀胱癌怎么查出來?
-
尿液分析
從最基本的尿常規入手。醫生會看有沒有血尿、異常細胞。 -
泌尿系超聲
通過B超,能看出膀胱內是否有占位病變。比如前述62歲病例,正是靠泌尿系超聲最先發現異常陰影的。 -
膀胱鏡檢查
這一步是直接用內窺鏡查看膀胱內部結構,有無腫塊、潰瘍。部分疑難病例需要活檢(取少量組織送病理化驗),判斷腫瘤類型和深淺程度。 -
CT/MRI 等影像學檢查
必要時,補充其他影像檢查,了解腫瘤是否侵及鄰近組織或發生轉移。
簡單來說,如果出現了持續血尿、排尿異常的信號,第一時間通過常規化驗,再配合超聲甚至膀胱鏡進一步檢查,是比較規范的流程 (Grayson et al., 2022; Mayo Clinic, 2023)。
05 治療膀胱癌有哪些選擇?
膀胱癌治療方式,要看腫瘤的分期、分級以及患者整體健康狀況。這里列幾個常見的治療方式供參考:
- 手術切除:早期腫瘤多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創傷較小,也保留了膀胱功能。發展到浸潤型,有時需要整個膀胱切除(全膀胱切除術)。
- 化療:部分患者需要輔助化療,配合藥物控制疾病進展。比如前述62歲男性,手術后就接受了依托泊苷及順鉑進行化療。
- 免疫療法:適用某些類型的中晚期患者。藥物通過激活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對部分人可能有效。
- 綜合治療:一些復雜或進展期病例,手術、化療、放療及靶向治療可能需要組合使用。
其實,每個人的最佳方案都需量身定制。年齡大的患者,如果伴有多種慢性病,還要充分評估身體承受能力。治療時,醫生會綜合考慮多項因素,協助家屬和患者一起權衡利弊后做決定。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和主診醫生詳細溝通。
06 怎么照顧好膀胱?
- 多喝水,有利排毒——每天保證足夠飲水。水分的補充能幫助稀釋尿液,減少膀胱里的致癌物停留,醫生建議老年人白天分多次小量飲水,晚飯后適量減少,避免夜間頻繁起夜。
- (Kellen et al., 2009)。 增加蔬果,提升免疫——例如,常吃番茄、胡蘿卜、深色綠葉菜,可以攝入豐富的抗氧化物(如維生素C、胡蘿卜素),對身體抵御癌變有幫助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處理——建議60歲以上的朋友,每1-2年安排一次泌尿系統相關檢查,有血尿史、家族史或高危職業的,可以結合尿檢和膀胱B超。
- (Patel et al., 2019)。 規律鍛煉,身體更有底氣——適量活動,比如快步走或輕度廣場舞,一周有三五次都有幫助。經研究,規律運動能間接增強免疫力,對防癌有益
- 心態平和,也很重要——長期焦慮不安雖不直接致癌,但可能影響免疫力,合理疏導情緒也是健康的一部分。
這些生活方式的調整,是讓健康慢慢積累的過程。平時注意膀胱信號,及時咨詢專業醫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照顧。
最后的話
講了這么多,其實希望通過這些實用知識,讓大家在面對膀胱癌時多一份從容,而不是多一分焦慮。老年人多關注膀胱健康,遇到異常早點去檢查,多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習慣,膀胱癌就沒那么可怕。當身體出現小信號,值得停下來和醫生聊一聊,早知道、早判斷、早應對,生活才更安心。
參考文獻
- Siegel, R. L., Miller, K. D., Wagle, N. S., & Jemal, A. (2023). Cancer statistics, 2023.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3(1), 17-48. [統計數據]
- Cumberbatch, M. G. K., Rota, M., Catto, J. W. F., & La Vecchia, C. (2016). The role of tobacco smoke in bladder and kidney carcinogenesis: A comparison of exposures and meta-analysi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isks. European Urology, 70(3), 458-466. [吸煙風險]
- Grayson, M., Wullschleger, M. E., & Hayne, D. (2022). Diagnostic approach to hematuria in adults. The Lancet, 400(10366), 2334-2344. [診斷建議]
- Mayo Clinic. (2023). Bladder cancer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膀胱癌診療]
- Kellen, E., Zeegers, M. P., Hondt, E. D., Buntinx, F., & Van Poppel, H. (2009). Vegetable and fruit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bladder cancer: a meta-analysis. Nutrition and Cancer, 61(4), 486-496. [蔬果與防癌]
- Patel, A. V., Friedenreich, C. M., Moore, S. C., Hayes, S. C., Silver, J. K., Campbell, K. L., ... & Matthews, C. E. (2019).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Roundtable Report 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and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51(11), 2391-2402. [運動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