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乳糖不耐受:腹瀉背后的隱秘機制
01 當牛奶不再溫和——乳糖不耐受的初現端倪 ??
很多人小時候喝牛奶一點事沒有,成年后卻發現,一杯奶喝下去,肚子開始“打鼓”、腦中只剩下“廁所”兩個字。這種轉變常被忽略,尤其是剛開始只是偶爾腹瀉或者輕微肚子脹,很多人會以為只是腸胃不合時宜。其實,乳糖不耐受就經常用這種悄悄的方式,在生活中出現第一絲信號。
?? 輕微腹脹或偶爾腹瀉在初期經常被誤會為消化不良。
?? 經常發生在喝了鮮奶、奶茶或含乳飲品后兩小時內。
TIPS:有些人以為只有腹瀉才算乳糖不耐受,其實,早期往往只是偶爾覺得肚子咕嚕咕嚕,非常容易被忽視。
02 腹瀉只是冰山一角——更全的乳糖不耐受癥狀地圖 ??
有些人喝完牛奶就得狂奔廁所,有些人卻只是肚子漲痛,并不是只有腹瀉才說明乳糖不耐受。實際癥狀分級多樣,范圍也更廣。來看看下表,或許你的感受早已在其中。
病例:
有位32歲的女性,每次聚會點奶茶后,總會覺得腹部鼓鼓的,第二天同事們討論,她卻在廁所“感受人生”。這個例子說明,乳糖不耐受不僅影響消化系統,還會影響社交,間接拉低生活質量。
一些人以為“忍忍就過去了”,但長期忽略不僅加重不適,還容易出現腸道菌群紊亂。
03 乳糖的基礎課——是什么讓牛奶難以消化? ??
牛奶中的乳糖,看似簡單,其實是一種雙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正常情況下,小腸里有一種酶,名字就叫“乳糖酶”,它負責把乳糖拆分成容易吸收的兩部分。就像拆快遞包裹一樣,只有快遞被拆開,才能用;拆不開,就會堆在門口,最后不得不被腸道細菌“代勞”。
乳糖結構:乳糖 = 葡萄糖 + 半乳糖(需乳糖酶分解)
正常分解的乳糖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對于嬰兒和幼兒尤其關鍵??墒牵L大以后,很多人的乳糖酶活性會逐漸降低,這就帶來消化乳糖的障礙。
如果體內乳糖酶活性完全正常,多數乳制品都能被順利消化,不會出現難受的情況。
04 乳糖不耐受背后的真相——乳糖酶的失落 ??
簡單來說,乳糖不耐受是因為體內乳糖酶不夠用了。這種情況,有些是從遺傳帶來的,有些是隨著年齡增長慢慢發生變化。兒童時期,大多數人乳糖酶水平充沛,所以可以安心喝奶。可一到青春期以后,乳糖酶含量慢慢跟不上需求,有的人下降得快,有的人穩步減少,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平生無事,有的人一喝奶必鬧肚子。
- 遺傳因素:亞洲人群乳糖不耐受發生率高達60%-90%[1]。歐美人種則比我們幸運許多,乳糖酶活性保留得更持久。
- 年齡變化:青少年之后,乳糖酶下降,癥狀更易出現。
- 腸道疾病影響:腸炎、感染時,乳糖酶也容易短時間“罷工”,肚子容易不舒服。
說起來,乳糖不耐受并不是病,而是一種基因使然的“體質差異”。但如果持續癥狀影響生活,就有必要關注起來。
05 腹瀉的來龍去脈——乳糖與大腸的化學反應 ??
有些人會納悶:“乳糖沒消化好,為什么肚子那么難受?”其實沒被分解的乳糖會直接進入大腸,而大腸細菌就像“好事多磨”的工廠工人,開始加班發酵——結果就是氣體、酸性物質通通上場。于是,肚子鼓脹、“噗噗聲”不斷、甚至腹瀉襲來。
氣體增加 會造成腹脹、放屁;水分滲入 則讓大便變稀。
氣體增加 會造成腹脹、放屁;水分滲入 則讓大便變稀。
專家解讀: 研究顯示,未消化乳糖可引發腸道滲透壓升高,促進水分進入腸腔,從而導致腹瀉(Misselwitz et al., 2013)。
06 生活調整有辦法——應對乳糖不耐受的三個方向 ???
乳糖不耐受不是絕癥,方法其實比想象中多。合理調整飲食、選對產品、輔助酶制劑,基本可以輕松應對。下方為你梳理可行的實操方案——專注于正面建議,讓肚子舒服一點。
如果你喜歡乳制品,不妨嘗試逐漸增加攝入量,適應后癥狀或可減輕。不過,如已經有嚴重腹瀉、消瘦、持續腹痛,建議及時咨詢消化內科醫生,必要時做乳糖不耐受呼氣試驗或者小腸功能檢測。
別忽視親身體驗,每個人對乳糖的承受度不同,有效的辦法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飲食策略。
07 科學支撐與進一步閱讀 ??
- Misselwitz, B., Pohl, D., Frühauf, H., Fried, M., Vavricka, S. R., & Fox, M. (2013). Lactose malabsorption and intoleranc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 1(3), 151-159. https://doi.org/10.1177/2050640613484463
- Swallow, D. M. (2003). Genetics of lactase persistence and lactose intolerance. 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37, 197-219.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genet.37.110801.143820
- Lomer, M. C. E., Parkes, G. C., & Sanderson, J. D. (2008). Review article: lactose intoler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myths and realities.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7(2), 93-103. https://doi.org/10.1111/j.1365-2036.2007.03557.x
想要了解關于乳糖不耐受的更多知識,上述文獻會很有幫助??傊槕w質、合理調整,生活依然自在不被限制——“牛奶不耐受”其實只是小麻煩,只要方法對,癥狀不難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