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肺栓塞:早期癥狀與急救指南
什么是肺栓塞?真相比想象更接近身邊
公園散步時,如果碰到老年朋友突然呼吸急促,不少人會以為只是累了。但其實,肺栓塞有時就是這樣不請自來。簡單來說,肺栓塞是指堵在肺動脈里的異?!白枞铩?,它們大多來自腿部或骨盆靜脈的血塊。像堵車一樣,本該順暢的血流突然被“卡住”,肺部無法及時獲得氧氣,患者的心臟也會受到影響。
到了一定年紀后,血流變慢,血管壁狀況不如年輕時候,老年人成為肺栓塞的高發人群。研究顯示,7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大約是年輕人的8倍。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醫學實證[1]。
?? 小知識: 肺栓塞并不是稀罕病,它在老年急癥中位列呼吸系統危重三大病因之一。
肺栓塞的早期信號,容易忽略的小變化
- ??偶爾呼吸不暢: 在日?;顒雍笸蝗挥X得氣不夠用,但休息一會兒后有所緩解。
- ??輕微胸悶或胸口隱隱不適: 并不是劇烈的疼痛,而是一種說不出的壓迫感。
- ??無明顯原因的乏力: 甚至比平時小區遛彎回來更累,不明原因地提不起勁。
- ??略有咳嗽: 咳嗽次數比以前稍多,但沒有明顯痰液、發熱等表現。
?? 概率并不大,但出現上述癥狀不能全當小事。尤其是出現在近期手術、骨折后或較長時間臥床的老人身上時,要多上點心。
癥狀表現 | 持續性 | 常見誤判 |
---|---|---|
呼吸困難 | 間斷/輕微 | 以為是哮喘或普通疲勞 |
胸悶 | 偶爾發生 | 誤以為心臟不適或胃脹氣 |
輕咳 | 不持續 | 感冒、支氣管炎 |
??提醒: 只有在癥狀逐漸加重或持續惡化時,才是“警報”拉響。早期往往表現得遮遮掩掩,很考驗家人和患者的敏感度。
哪些人是肺栓塞的“重點關照對象”?
大多數老年人生活節奏已經放緩,但這反而增加了某些肺栓塞的風險。分析生活中的常見因素,有幾個值得特別關注:
- 長期臥床休息: 比如骨折、臥床照護、手術后康復,這些情況會導致 下肢血液流速變慢,更容易形成血栓。
- 心血管基礎疾?。?/span> 心衰、高血壓、冠心病等,在中老年朋友中不少見。這些疾病會讓血液循環系統“走得慢、走得不暢”,栓子每時每刻都有可能形成。
- 肥胖、活動量不足: 體重增加不僅讓行動變緩,還增加了靜脈壓力,血流容易滯留下肢深靜脈,這是血栓“溫床”。
- 腫瘤及其治療: 有惡性腫瘤史或接受過化療的老年人特別容易并發肺栓塞。研究發現,腫瘤患者肺栓塞風險提升約4-7倍[2]。
- 動手術后的恢復期: 尤以髖關節、膝蓋、骨盆部位手術為明顯,術后傷口需要時間愈合,臥床變長,血液循環減慢,栓子形成風險激增。
?? 特別關注: 生活中遇到80歲的韓先生,因髖部骨折長期臥床,不到兩周就因下肢水腫被發現有靜脈血栓。這個例子其實很普遍,說明靜脈血栓高危人群需要時刻監測。
?? 最新調查: 一項發表于 Circulation 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75歲以上人群每年約有1/1000的肺栓塞新發病例[1]。
遇到肺栓塞急癥,如何第一時間應對?
- ?? 立即呼叫急救: 一旦發現持續呼吸困難、胸痛加重甚至意識模糊,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說明“疑似肺栓塞,年長患者”。
- ?? 保證患者臥倒并保持安靜: 別讓患者勉強起身活動,防止血栓脫落加重病情。
- ?? 適當保持空氣流通: 打開窗戶或移至空氣新鮮處,幫助患者盡量獲得更多氧氣。
- ????? 不擅自用藥: 不隨便給止痛藥、鎮靜劑等,等待專業急救人員到來。
Tips 速查表:
- 老年人突然嚴重呼吸困難 ≠ 普通哮喘
- 反復劇烈胸痛 ≠ 胃脹氣
- 惡化快,越快送醫越好
?? 多數肺栓塞發作突然,急救窗口短。現場正確應對、及時快速送醫是患者恢復的關鍵。
治療肺栓塞有哪些方法?哪些藥物有用?
急救送醫后,醫生會通過檢查(如D-二聚體、肺CT等)確認病情。不同程度的肺栓塞對應不同治療策略:
治療方式 | 適用情況 | 目的 |
---|---|---|
抗凝藥物(如肝素、華法林) | 大多數肺栓塞患者 | 防止血塊繼續增長、形成新血栓 |
溶栓療法(血栓溶解藥) | 重癥、命懸一線患者 | 快速溶解已形成的血塊 |
介入取栓/外科手術 | 藥物無效或病情危重 | 直接清除肺動脈血栓 |
置入下腔靜脈濾器 | 不能用抗凝藥時 | 攔截游離血塊,預防再發 |
?? 案例啟示: 有位77歲女性,因高血壓術后出現持續呼吸困難,被及時識別后采用短程抗凝治療,兩周后康復出院。這再一次說明,及早就醫和按規范用藥對康復至關重要。
????? 實用建議: 一旦確診為肺栓塞,按照醫生制定的個體治療方案堅持用藥、定期復查,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風險和再發概率。
怎么遠離肺栓塞?保護肺部健康有妙招
老年人日常可以通過科學的飲食與習慣調整,積極“養護”血管,有效減輕形成血栓的風險。
好習慣/推薦食物 | 具體健康作用 | 建議做法 |
---|---|---|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 富含抗氧化成分,改善血管彈性 | 每日兩種以上,應季為主 |
適量攝入魚類(如三文魚、帶魚) | 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幫助抗凝 | 每周2-3次,清蒸或燉煮為佳 |
健康油脂替代動物脂肪 | 降低血脂、減少血液黏稠度 | 食用橄欖油、菜籽油等植物油 |
養成定期小范圍活動的習慣 | 促進下肢血循環,減少靜脈淤滯 | 散步、足尖點地等簡易動作,每小時活動5分鐘 |
保持充足飲水 | 防止血液過于濃稠 | 每天1500~2000ml白開水 |
?? 最后的提醒: 生活中腳踝活動、舉手伸展、輪換體位堪稱“血管體操”。家人日常多留意老人精神和活動狀態,有問題及早溝通醫生,遠比補藥、保健品更管用。
主要參考文獻
- 1. Heit, J. A. (2015). Epidemiolog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12, 464–474. https://doi.org/10.1038/nrcardio.2015.83
- 2. Khorana, A. A., et al. (2007). Cancer and thrombosis.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5(29), 4894–4900. https://doi.org/10.1200/JCO.2007.12.9130
- 3. Konstantinides, S. V., et al. (2019). 2019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European Heart Journal, 41(4), 543–603.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z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