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與希望:腫瘤患者的放化療飲食指南
01 放化療:身體感受到的變化
很多朋友一說起放化療,想到的都是掉頭發、惡心這些“副作用”。如果你身邊有親友在做治療,細心觀察能發現:剛開始時他們只是偶爾食欲變淡,或者覺得嘴巴、喉嚨有些干燥;有些人會時不時覺得有點累,連飯也吃不下太多。
進入治療中期后,有的患者出現了腸胃不適、口腔潰瘍、皮膚敏感,甚至味覺、嗅覺變得遲鈍——原本喜歡的飯菜一點胃口都沒有。??這些癥狀看上去不算什么,但持續下去,很容易造成身體營養的缺口。長期下來,整個身體的免疫力、恢復力都會跟著打折扣。
小貼士:和一位正在化療的58歲男性聊起,他最開始只是偶爾飯量變小,后來卻發現體重悄悄輕了五公斤。這說明有些變化其實并沒有立刻表現出來。
02 為什么營養補給值得重視?
治療期間,身體需要耗費更多能量來修復受損的組織。而營養,就像為戰士補給彈藥,既能維持免疫防線,也能幫助身體從副作用中慢慢恢復過來。
- 提升免疫力: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增強白細胞的工作效率,減少感染幾率。
- 修復組織:身體在治療中“打了一場硬仗”,營養補充有助于皮膚黏膜更快愈合,縮短康復周期。
- 緩解治療副作用:比如口腔潰瘍、消化不良、貧血等,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能夠讓癥狀變輕,甚至改善總體的生活質量。
?? 研究發現,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患病率高達30-60%,嚴重時還會影響療效和生存率 [1]。
哪怕只是一碗清淡的粥,也能幫身體補回一點能量,這種小積累在治療路上很重要。
03 哪些食物可能帶來麻煩?
放化療期間,一些飲食小習慣可能無形中破壞治療效果。了解這些“地雷”,才能繞開損害身體的小陷阱。(這里只分析風險,不提任何預防建議。)
- 1. 生冷食物
- 治療降低了免疫屏障,未徹底烹飪的食物可能帶入致病微生物。
??對免疫力較弱的患者來說,哪怕是簡單的細菌感染也可能發展成嚴重問題。 - 2. 過度加工食品
- 包括腌制、熏烤、油炸食品,這類食物含有較多添加劑和“致炎”分子,經常攝入容易增加身體的炎癥反應??茖W家認為持續炎癥會為異常細胞提供生長環境。
- 3. 酒精飲品
- 酒精不僅妨礙身體對營養的吸收,還可能對黏膜造成傷害,間接影響治療部位的愈合。
- 4. 含糖飲料/甜食
- 治療期間血糖波動大,糖分攝入過多加重代謝負擔,對恢復不利。
?? 如果你或家人在治療期間總覺得肚子不舒服,反復腹瀉,這時就需要留心飲食來源是否安全。
04 有哪些“放心糧倉”?
既然治療消耗大,平日攝入就要講究“有用、易吸收”。下面這份表格,幫你快速選對餐桌上的“放心糧倉”。
食材 | 具體功效 | 食用建議 |
---|---|---|
雞蛋 | 優質蛋白,修復受損組織 | 每日1~2個,蒸煮為主,避免油煎 |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芥藍) | 富含葉酸、抗氧化物,補充微量營養 | 焯燙或快炒,搭配其他菜肴 |
魚肉(如三文魚、鱈魚) | 易消化的蛋白,含歐米伽-3,有助于炎癥調控 | 一周2-3次,用清蒸、燜燉方式 |
燕麥/糙米/小米粥 | 維持能量供應,改善腸道功能 | 搭配清淡菜肴,作為主食 |
南瓜、紅薯 | 維生素A、膳食纖維豐富,抗氧化 | 蒸熟后作為配菜,每周適量搭配 |
新鮮水果(如香蕉、藍莓) | 幫助緩解口腔不適,補維C | 選軟質水果,水果切丁便于吞咽 |
豆腐、豆漿 | 植物蛋白,溫和易吸收 | 每日可搭配米飯/粥食用 |
食材選購小建議:挑選新鮮且原味的食物,選擇低油、少鹽的烹飪方法,最大程度幫助身體消化和吸收。
05 每個人都能吃一樣嗎?
實際上,不同患者在治療期間會有自己的“身體小脾氣”。飲食搭配也要根據自身狀況靈活調整。
- 胃口不好、反胃想吐:推薦清淡、多次小餐。比如粥+蒸蛋+少許鵪鶉蛋泥,即便吃不多,也能保證基礎營養。
- 口腔潰瘍、吞咽困難:建議食用溫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比如軟飯、燉蛋、土豆泥、香蕉泥,減少水果酸味和粗纖維刺激。
- 便秘困擾:增加含膳食纖維的南瓜、雜糧粥,小米粥和煮熟紅薯就是很好的選擇,幫助調節腸道動力。
- 容易腹瀉:以易消化的米粥、蒸南瓜、清燉雞胸肉為主,暫時減少粗纖維類蔬菜的量。
- 對乳制品敏感:可以多用豆漿、豆腐等植物蛋白補充,減少奶制品攝入帶來的不適。
生活實例: 一位45歲的女性腸癌患者在化療后常感頭暈乏力,通過調整為“粥+雞蛋+軟蔬菜+藍莓泥”組合,癥狀明顯緩解。這個例子同樣可以提醒患者:合理搭配飲食,能幫助提升每天的精力。
????? 別強求一次吃很多,每頓三五口,堅持下來也有進步。
06 飲食和心理:一頓飯的溫暖力量
很多患者反映:“原本覺得治療的日子特別難熬,后來家人變著花樣做飯,心情好像都輕松一些。”其實,合理飲食不僅僅養身體,對心理也是一種暖意的呵護。
- 家人一起進餐:陪伴的氛圍讓日常飲食變成了內心“充電”,不少患者情緒變穩定,精力也跟著充沛不少。
- 色彩豐富的餐盤:適當搭配色彩和品種,能夠刺激食欲,讓患者有興趣嘗試不同搭配,也是一種激勵。
- 關注患者偏好:根據個人喜好安排食材,不要一味按照“標準模板”。喝一碗愛喝的湯,勝過吃一大盤強塞的菜。
- 餐前輕松交流:和家人聊幾句日常,放一首喜歡的歌曲,都有助于減輕焦慮,把注意力從治療轉向生活的小確幸。
?? 心理狀態好了,胃口也會慢慢打開。這種正向循環,對健康幫助很大。
參考文獻
- [1] Arends, J., Bachmann, P., Baracos, V., Barthelemy, N., Bertz, H., Bozzetti, F., ... & Preiser, J. C. (2017). ESPEN guidelines on nutrition in cancer patients. Clinical Nutrition, 36(1), 11-48.
- [2] Laviano, A., Koverech, A., & Seelaender, M. (2020). Nutrition support in cancer patients: when less is more. Nutrition, 69, 110536.
- [3] Baldwin, C., Spiro, A., & Ahern, R. (2022).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126(5), 71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