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股骨粗隆間骨折:別讓骨骼脆弱毀了您的生活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一種較為嚴峻的骨科疾病,經常發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身上。最新的一份檢查報告顯示,患者左側股骨粗隆間骨質不連續,斷端略嵌鈍,并累及股骨頸基底部。同時,左髖部軟組織腫脹,關節腔積液。這種骨折通常由外傷引起,尤其是高處墜落或側向撞擊。此外,骨質疏松是許多患者面臨的潛在風險因素。正常的髖關節應無明顯骨質變尖,關節腔亦不應有明顯積液。
在骨科檢查中,若發現髖關節間隙尚可,但部分骨質邊緣變尖,往往提示骨質病變。許多患者會出現劇烈疼痛,無法負重,需要及時就醫和治療。那么這種骨折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接下來,我們將逐步為您揭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神秘面紗。
股骨粗隆間骨折:潛在的健康威脅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指位于股骨大粗隆和股骨小粗隆之間的骨折。這種骨折通常由直接或間接外力造成,如交通事故、高處墜落或側向撞擊。骨質疏松是中老年人特別是絕經后女性易發生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當骨密度降低,骨質變得脆弱,即使輕微的外力也可能導致骨折。
股骨粗隆間骨折不僅會導致長期臥床,還伴隨著一系列并發癥,例如痙攣、褥瘡、墜積性肺炎和靜脈血栓等。這些并發癥在老年人群體中尤為致命,可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一項研究表明,股骨粗隆間骨折后的死亡率高達20%至30%。因此,及時診斷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我們需要什么措施?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保守治療包括絕對臥床、牽引、石膏固定等,適用于身體狀況不允許手術的患者。然而,絕對臥床時間長容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加重患者病情,故不作為首選。
手術治療則因其恢復快、并發癥少而廣泛應用,常見手術方式包括內固定術、髖關節置換術等。內固定術通過骨釘、鋼板等固定斷端使斷骨愈合;髖關節置換術則適用于重度骨質疏松或髖關節嚴重損壞的患者。根據一項研究,接受手術治療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其生活質量和生存率明顯優于保守治療患者。
預防股骨粗隆間骨折:筑起骨骼健康防線
預防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首要任務是提高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對于中老年人,特別是絕經后女性,應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此外,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適量的戶外運動和負重訓練,也有助于增強骨骼強度和協調能力,減少跌倒風險。
同時,家庭環境的安全也是防止跌倒的重要一環。中老年人應避免在家中放置絆腳物,地面保持干燥防滑,并安裝適當的扶手和防滑墊。穿著舒適、防滑的鞋子也是預防跌倒的有效措施。
總之,股骨粗隆間骨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影響。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藥物干預和環境改造,我們可以大大降低骨折的風險。為了我們的骨骼健康,請積極面對病情,及時就醫,爭取早日確診和治療。
- Yu Xuan Zhang, Li Zhi Cao, Jie Chen. 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s in China: Changes in Recent Decades. The Aging Male, 2022.
- Johnell O, Kanis JA. An estimate of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osteoporotic fractures.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06
- Kanis JA, McCloskey EV, Johansson H, Oden A, Strom O, Borgstrom F, on behalf of the National Osteoporosis Guideline Group. Case find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with FRAX–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thresholds for the UK.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