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樂著:走近偏頭痛的世界
01 偏頭痛的神秘面紗:是什么導致了它?
很多人知道頭疼,卻沒真正體會過偏頭痛的難纏。家里有人上午還精神滿滿,中午突然捂著半邊腦袋不吭聲,說是“又來了”——這多半不是普通頭痛。偏頭痛到底怎么回事?其實,它的機制比我們想象的復雜。
遺傳因素
專家指出,約五成的偏頭痛患者能追溯到家族病史(Goadsby et al., 2017)。遺傳的基因改變讓部分人的腦部血管或神經更容易“鬧情緒”,即使受到同樣的刺激,體質不同的人反應都可能大相徑庭。
神經化學物質變化
偏頭痛發作時,大腦中的血清素等物質水平會波動,進而導致血管暫時擴張、收縮(Charles, 2018)。這種變化會刺激神經產生疼痛信號,使人產生一陣一陣的頭痛感。
環境與生活方式
有調查顯示,情緒緊張、熬夜、大聲噪音或暴曬后,偏頭痛發作風險會明顯升高(Buse et al., 2019)。每個人的“觸發點”不太一樣,咖啡、紅酒、烈日、氣候變化、強光,甚至有些特定的味道,都可能讓偏頭痛“找上門”。
?? 這說明,偏頭痛不是單一病因,而是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有些你難以規避的天生基因,有些則藏在日常的小習慣里。
02 偏頭痛的信號:你能識別的癥狀有哪些?
階段 | 典型表現 |
---|---|
早期(預警期) | 偶爾輕微乏力、欣快或情緒低落、對光/聲音的敏感 |
發作期 | 持續跳痛(常見于一側)、惡心、嘔吐、見到閃光、局部四肢麻木 |
恢復期 | 頭痛消退后,短暫疲勞、思路不清 |
有位29歲的女性朋友,遇到壓力大的工作日,總覺得腦后開始“隱隱約約脹脹的”,還沒怎么痛,只是心情莫名煩躁。這個信號常被忽視,過幾小時頭痛可能才會變得明顯。
進入發作期時,頭痛會變得明顯,常常連聲音和刺眼的燈光都讓人忍不住皺眉。部分人會出現嘔吐、看東西出現光圈、手腳發麻等癥狀,極影響日常生活。這提醒我們,偏頭痛不只是頭痛,還可能有多種特殊信號。
03 偏頭痛的分類:不同類型有何異同?
- 無先兆型偏頭痛: 占多數。頭痛發作突然,沒有特殊“預感”。特點是強烈跳痛、持續幾個小時到三天,可能影響睡眠和工作。
- 有先兆型偏頭痛: 發作前會出現視覺或感覺上的“警告”,比如看見閃光、波浪線或局部麻木。待先兆結束,頭痛才緩緩開始。有先兆型多見于年輕人,據研究占比約20%-30%(Lipton et al., 2001)。
- 慢性偏頭痛: 即每月發作超過15天、持續3個月以上?;颊叱3ky以與普通頭痛區分,且生活質量下降較明顯。
04 偏頭痛的生活影響:如何改變生活方式來應對?
偏頭痛發作并非小事,一旦頻率增多,影響學習、工作,甚至連出門買菜都開始犯愁。管理好日常習慣,對緩解癥狀有幫助。
生活習慣 | 調整建議 |
---|---|
睡眠規律 | 建議晚上盡量固定時間休息,早上別賴床。不拖延、也不補覺,避免生物鐘被打亂。 |
飲食安排 | 早中晚三餐別湊合。適當增加富含鎂和維生素B2的食物,有時能減少偏頭痛發作機會。 |
壓力管理 | 偶爾試著做深呼吸、冥想、輕松的散步,有助于放松精神。 |
運動鍛煉 | 每周三次的溫和有氧運動,能夠改善大腦供血,降低偏頭痛發生率。 |
一個43歲的男士以為自己的頭痛只是累出來的,后來發現,每次熬夜后發作得更厲害。這個例子說明,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能讓偏頭痛真正“溫和”下來。小心別總熬夜、暴飲暴食,這反而讓癥狀加重。
05 偏頭痛的治療方案:醫學界的取向與前沿
面對發作,要么忍過去,要么嘗試醫學介入。實際上,偏頭痛的專業治療分為急性期緩解和長期預防兩個方向。
- 急性期緩解: 包括常用的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止痛藥;三苯并咪唑類藥物(如蘇馬曲普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有助于中重度偏頭痛。
- 長期預防: 部分患者每月發作次數較多,就需要服用預防類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或抗癲癇藥。有部分新型CGRP拮抗劑(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antagonists),在國際指南治療慢性偏頭痛中越來越常規(Dodick et al., 2018)。
- 非藥物療法: 包括針灸、認知行為療法、神經調節儀器。也有患者通過生物反饋緩解癥狀。
新進展: 新一代的CGRP拮抗劑被研究顯示可減少偏頭痛頻次,副作用較小,是近幾年醫學界的關注熱點。(Dodick, D.W. et al., 2018)
06 預防偏頭痛:如何規劃你的健康路線圖?
偏頭痛不完全可控,但和其它慢性病一樣,有些方法可以讓發作變少、癥狀變輕。下面這些正面建議值得一試——
食物 | 保健功效 | 每日建議 |
---|---|---|
菠菜 | 富含鎂,幫助調節神經功能 | 洗凈后涼拌或炒食,每周2-3次 |
糙米 | 提供穩定碳水,維持能量平穩 | 做主食,搭配清淡菜肴 |
核桃 | 富含ω-3脂肪酸,有利于神經健康 | 每日5-8顆,生吃或摻在酸奶內 |
牛奶 | 含B族維生素,促進腦部代謝 | 早餐來一杯,溫熱為宜 |
若頭痛/異常癥狀頻繁發生,或常規方法難以緩解,應及時前往正規(三甲)醫院神經內科就醫。
實際上,調節飲食習慣、按時休息,并配合必要的醫學干預,是預防偏頭痛升級、提升生活質量的正面途徑。小而確定的改變,遠比昂貴療法或神奇偏方來得有效。
參考文獻(APA格式)
- Charles, A. (2018). The pathophysiology of migraine: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The Lancet Neurology, 17(2), 174–182.
- Dodick, D. W., Goadsby, P. J., Silberstein, S. D., & Lipton, R. B. (2018). CGRP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migrain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7(22), 2113-2122.
- Goadsby, P. J., Holland, P. R., Martins‐Oliveira, M., Hoffman, J. H., Schankin, C., & Akerman, S. (2017). Pathophysiology of migraine: A disorder of sensory processing. Physiological Reviews, 97(2), 553–622.
- Lipton, R. B., Stewart, W. F., Diamond, S., Diamond, M. L., & Reed, M. (2001).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migra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Data from the American Migraine Study II.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41(7), 646–657.
- Buse, D. C., Greisman, J. D., Baigi, K., & Lipton, R. B. (2019). Migraine Prog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59(3), 30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