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揭開這一致命疾病的神秘面紗
清晨起床,平時強健的林叔突然感到腹部陣陣不適。他以為只是昨晚多喝了幾杯酒,誰知疼痛很快加重,連呼吸都覺得費力。其實,像這樣的腹痛并不罕見,但急性胰腺炎卻常常隱藏在這些似曾相識的小問題中。如果沒有及時辨認,可能帶來很大風險。那到底急性胰腺炎是怎么回事?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01 急性胰腺炎是什么?——消化系統“小工廠”的突然告警
簡單來說,急性胰腺炎是一種胰腺(身體中負責消化的重要器官)受到自身消化酶“攻擊”而引發的炎癥反應。當胰腺細胞受損時,本應用于分解食物的消化酶反而開始“誤傷”自身組織。突然間,消化系統的小工廠就像短路一樣,局部迅速出現腫脹、炎癥甚至壞死。
胰腺的作用通常不被人關注。其實它是幫助我們消化油脂、調控血糖的關鍵部位。一旦發生急性炎癥,往往發展迅速,癥狀變化劇烈。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影響全身甚至威脅生命(Banks et al., 2013)。
?? 小知識:
- 胰腺炎通常分為輕型和重型兩種。
- 輕型多數可自愈,重型則有出血、壞死等嚴重后果。
02 急性胰腺炎的癥狀——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
急性胰腺炎的表現不像普通胃痛那么簡單,很多時候癥狀“來勢洶洶”,讓人措手不及。不過有些早期信號,容易被忽略,或者誤認為消化不良。不同階段的癥狀也有差別。
癥狀類型 | 表現 | 日常例子 |
---|---|---|
輕微、偶發 | 上腹部隱隱不適,偶爾伴輕度脹痛 | 喝酒或聚餐后腹部微疼,以為吃撐了 |
持續、明顯 | 持續劇烈腹部疼痛,常放射至背部 惡心、反復嘔吐、體溫升高 | 像有位32歲的張女士,腹痛難忍,止不住嘔吐,導致整晚無法入睡。 |
?? 專家解讀:如果腹部疼痛超過6小時還沒緩解,或者伴有發燒、嘔吐,要及早就醫。這可能不僅僅是普通腸胃炎。
03 為什么會得急性胰腺炎?——多種生活習慣暗藏隱患
- 過量飲酒:酒精可以直接損傷胰腺細胞。長期大量飲酒會讓胰腺處于“高壓鍋”狀態,引發炎癥。數據顯示,全球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三成與酒精有關(Yadav & Lowenfels, 2006)。
- 膽結石問題:膽囊里的小結石若進入膽胰管,容易堵塞通道,誘發胰酶逆流,刺激胰腺自身消化,“小路堵了,大工廠出故障”。
- 高脂飲食:長期食用肥肉、油炸食品等,會增加血液中的脂肪水平。血脂越高,對胰腺沖擊越大。
- 其他高風險群體:一些疾?。ㄈ绺吣懝檀及Y、慢性腎病)、部分藥物(如利尿劑、某些抗生素)都可能刺激胰腺;遺傳因素、家族史也有一定影響。
- 年齡因子: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逐漸上升,部分與代謝減慢、膽結石增多有關。
?? 小提醒:上面這些危險因素只是提供背景知識,具體情況還需專業醫生判斷。
急性胰腺炎往往“說來就來”,有時完全沒征兆。
急性胰腺炎往往“說來就來”,有時完全沒征兆。
04 如何正確診斷急性胰腺炎?——醫生會怎么查
- 實驗室檢查
血液里的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升高,是判斷急性胰腺炎的關鍵指標。醫生一般會抽血化驗,兩項酶都有升高才有參考意義。 - 影像學檢查
彩超、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可以幫助直接觀察胰腺有沒有腫脹、出血、壞死。它們還能輔助分辨病因(如是否有結石)。 - 病史體征
醫生會詳細詢問癥狀出現的時間、特點,以及平日飲食習慣,有無膽結石史。觸診腹部脹痛也很常見。
?? 病例分享: 有位60歲的男性患者,突然持續劇烈腹痛就診。血液化驗發現淀粉酶、脂肪酶都高于正常,CT顯示胰腺明顯腫脹。這個例子說明抽血+影像學,能幫助早期確診,避免延誤治療。
?? 小提示:如果懷疑急性胰腺炎,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做規范的抽血和影像檢查,自己在家處理很危險。
05 治療方法有哪些?——階梯式治病辦法
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沒有“萬能藥”,通常分階段、分輕重。
下面是醫學界對不同情況的通行做法:
治療方法 | 適用情形 | 生活感受 |
---|---|---|
靜脈輸液 | 絕大部分患者 | 保持水分、電解質平衡,防止脫水 |
胃腸休息 | 早期輕型病例 | 短時間禁食,減少胰腺負擔 |
鎮痛藥、對癥藥物 | 有明顯腹痛、胃腸反應 | 緩解痛感,避免并發其他臟器損傷 |
營養支持 | 病情進展到中重型時 | 通過靜脈/腸內營養,補充足夠熱量與蛋白質 |
手術干預 | 有嚴重并發癥(如壞死、穿孔) | 清理壞死組織,解除梗阻或切除膽結石 |
????? 提示: 大多數情況下,通過休息和支持治療可以康復;不過,如果有感染、壞死等嚴重并發癥,及時手術就很必要。
06 急性胰腺炎預防建議——這些小事讓胰腺更健康
??? 飲食與生活建議
推薦食物/做法 | 具體功效 | 實用建議 |
---|---|---|
新鮮蔬果 | 補充維生素C、抗氧化,維持消化系統功能 | 每日保證500克各類蔬菜,水果2份 |
魚、蛋、奶 | 優質蛋白,腸道吸收負擔較輕 | 每周吃魚2-3次,雞蛋每日1個,適量奶制品 |
全谷物主食 | 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 | 以糙米、小米、蕎麥等為主 |
日常鍛煉 | 增強膽囊收縮、降低血脂 | 每周快走/騎車150分鐘 |
控制體重 | 預防代謝異常,減少胰腺負擔 | 體重管理為主,定期家庭稱重 |
?? 建議: 如果發現腹部持續不適或突然劇痛,第一步應暫停進食飲水,并盡快就醫。出現高熱、嘔吐不止,更需要及時前往醫院急診。
?? 就醫建議: 大型綜合醫院消化內科、急診醫學科都有診治經驗。選擇規范醫療機構,能保障病情及時準確處理。
急性胰腺炎雖然突發但并非無法預防。了解癥狀、清楚發病機制,同時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是我們守護健康的關鍵步驟。其實,健康往往隱藏在日常點滴中。希望這些知識,能為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帶來實際的幫助。
參考文獻(APA格式)
- Banks, P. A., Bollen, T. L., Dervenis, C., Gooszen, H. G., Johnson, C. D., Sarr, M. G., ... & Vege, S. S. (2013).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2012: revision of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s b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t, 62(1), 102-111.
- Yadav, D., & Lowenfels, A. B. (2006). The epidemiology of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132(7), 2503-2517.
- Forsmark, C. E., & Vege, S. S. (2023). Acute pancreatitis. NEJM, 389(21), 1937-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