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 | 典型特征 |
---|---|
影像學 | 大片白色陰影,分布多樣,以彌漫為主 |
常見感覺 | 輕度時無特殊不適,嚴重時明顯呼吸困難 |
簡單來說,“白肺”早期時,身體可能只偶爾有點胸悶、輕微的困倦,很容易和普通感冒搞混。但如果發展到嚴重階段,呼吸會感覺費力,走路稍快就容易喘、嘴唇發紫,這時候已經是明顯的異常,通常需要吸氧或者住院治療。
其實導致“白肺”的原因說起來不算復雜,但機制完全不同,主要包括下面幾種情況——
原因類型 | 具體說明 |
---|---|
感染 | 流行性感冒、細菌肺炎、SARS |
環境/職業 | 長期吸入有害氣體,嚴重霧霾 |
慢性基礎病 | 老年慢阻肺高危、多種疾病并發 |
正常的肺泡像是千千萬萬個“小氣球”,里面裝滿了氣體。當細菌、病毒等“外來者”入侵后,人體免疫系統啟動,炎癥滲出液體填滿肺泡,導致這些“小氣球”泄氣甚至塌陷。
這個過程有時像漏水一樣,從輕度積水逐漸發展到大片“浸泡”。等到肺泡完全失去通氣能力,CT就顯示一片白色。氣體交換出了問題,血液里的氧氣也會下降,于是整個身體都會表現出缺氧的狀態。
很多人會把“白肺”和一般的肺炎、支氣管炎混淆。其實這幾種病的本質區別在于,普通肺炎大多只累及局部,癥狀較輕,肺部CT可見小片陰影。而“白肺”意味著大量、廣泛的肺泡結構受損,通常屬于重癥級別。
不同疾病之間的主要對比如下表:
疾病名稱 | 影像表現 | 病情嚴重度 |
---|---|---|
普通肺炎 | 片狀或斑片狀陰影 | 中度,局部影響居多 |
支氣管炎 | 氣道壁增厚,分布局限 | 輕-中度,很少進展為白肺 |
白肺 | 廣泛密集白色陰影,雙肺多見 | 重癥風險高,常危及生命 |
慢阻肺急性加重 | 有慢性氣道阻塞表現,有時伴小片陰影 | 中度,多見于高齡患者 |
這提醒我們,出現呼吸困難等異常時,不能自行判斷,應該及時就醫檢查,明晰病情性質。
當出現持續咳嗽、氣喘、胸悶、活動后乏力等明顯異常,建議盡快去醫院。醫生通常會安排胸部CT或X線,這是判斷“白肺”最關鍵的工具。
?? 胸部影像學+臨床癥狀+實驗室結果=診斷“白肺”的三大基石。
其實除了老年體質弱、基礎病人群之外,普通成年人也有可能遇上“白肺”,特別是流感季節、空氣質量嚴重下降的時候。
推薦措施 | 操作建議 |
---|---|
優質蛋白 | 如雞蛋、豆制品,有助于修復肺部組織。每天建議吃1個雞蛋,或適量豆腐等。 |
新鮮蔬果 | 增強免疫力,豐富維生素C。每天攝入500g以上蔬果,例如橙子、花椰菜。 |
適度鍛煉 | 快步走、游泳等可增強肺部功能。建議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 |
注意通風 | 生活和工作環境堅持定時開窗換氣,減少污染堆積。 |
流感季節戴口罩 | 在人多密集場所佩戴口罩,減少感染風險。 |
定期醫學檢查 | 有基礎疾病或65歲以上,每年做一次胸片或CT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