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是否留意到這些微小的變化?
有些人是這樣才發現不對勁的:日常走幾步路有點累,原本爬三樓也覺得輕松,最近卻總要歇口氣。偶爾還覺得嗓子發緊,像是秋天干燥時那種微微的不適,但喝點熱水、休息下又好很多。其實這些小變化,很容易讓人忽略過去,甚至以為是最近鍛煉少了。
不過,這正是肺纖維化變得棘手的地方。它喜歡悄悄現身,不鬧大動靜,卻能慢慢吞噬你的呼吸空間。這部分咱們先聊一聊它到底是什么。
02 肺纖維化到底是什么?
簡單來說,肺纖維化是一類肺部組織慢慢“變硬”的疾病。原本柔軟、有彈性的肺泡壁,逐漸被異常的纖維組織替代。就像本來有彈性的海綿墊,被硬邦邦的結疤占了位置,空氣流通變得越來越困難,呼吸時也不再輕松。
從醫學角度講,肺纖維化是慢性、進展性的肺部間質疾病。這里提到的“間質”,就是肺里的支持組織。各種炎癥、損傷后,支撐的細胞過度修復,反而讓正常功能受損(Wolters, H.R. et al., 2018)。最終,氧氣傳遞逐漸受阻,人體的供氧效率大打折扣。
正常肺 | 肺纖維化肺 |
---|---|
組織松軟、有彈性 氧氣交換順暢 | 組織變硬、失去彈性 氧氣進出受限 |
03 肺纖維化的成因:哪些因素更容易招惹它?
- 1. 長期吸入有害物質
像從事煤礦、石棉工廠工作的朋友,如果沒有做好防護,吸入細微粉塵,長年積累下來容易誘發肺部纖維化。 - 2. 既往肺部疾病
比如年紀較大的李叔,58歲,過去曾得過結核,去年查出肺纖維化。這說明肺部曾經的炎癥、損傷愈合時,細胞容易過度修復。 - 3. 遺傳與自身因素
有部分人,家族里父母、兄弟姊妹出現過類似問題,提示可能有遺傳傾向。此外,免疫功能異常也可成為誘因(Travis et al., 2013)。絕大多數患者在50歲以后易發病。 - 4. 某些藥物和放射治療
抗癌藥、部分抗生素、心臟藥物等,有報道可導致藥物性肺纖維化。 - 5. 環境因素
長期暴露于高污染空氣、二手煙環境,帶來額外壓力,增加肺部負擔。
04 癥狀表現:輕微的信號到明顯的警示
前面說的那種偶爾氣短,其實是肺纖維化最早期的表現之一。但當病情加重,很多人開始出現下面這些更明顯的警示信號:
- 持續性呼吸困難
即使休息也覺得喘不過氣,需要頻繁停下歇息。 - 干咳加重
咳嗽無痰,久咳不愈,有時說幾句話就開始咳。 - 體力明顯下降
常見有56歲的女性患者,原來和小孫子在公園散步毫無壓力,最近從家門口走到超市也覺得心慌氣短。 - 杵狀指(手指變粗)
部分嚴重患者出現手指指肚腫脹,像小鼓槌一樣。
早期癥狀 | 進展期警示 |
---|---|
偶爾氣短 輕微咳嗽 體能變化 | 持續氣促 干咳加重 休息時也難受 |
05 如何確診肺纖維化?檢查流程詳解
- 1. 詳細病史詢問
包括職業接觸、家族史、既往肺部史。 - 2. 影像學檢查
高分辨率CT是診斷肺纖維化的“金標準”(Lederer & Martinez, 2018),能清楚呈現纖維化和正常組織的分布。 - 3. 功能檢測
包括肺功能檢測,知道氧氣是不是進得去、二氧化碳排得出。 - 4. 生物標志物化驗
目前科學家在探索一些血液指標來輔助早期診斷。 - 5. 必要時肺活檢
如影像學不能確定,醫生可能建議切取少量組織鑒別。
06 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 目前主流有吡非尼酮、尼達尼布,可以延緩疾病進展(King et al., 2014)。需按醫囑使用,不能隨便中斷。
- 氧療 有些患者平時吸氧,能緩解缺氧帶來的不適感。
- 支持性護理 如早期科學康復鍛煉,合理營養,預防感冒。部分病情發展至肺移植階段,會考慮器官移植。
治療類型 | 主要作用 | 適用對象 |
---|---|---|
抗纖維化藥物 | 延緩纖維化進展 | 大多數確診患者 |
長期氧療 | 改善氧氣供應 | 明顯缺氧的病例 |
肺移植 | 替代嚴重受損肺部 | 終末期且前述治療無效者 |
07 創新療法與研究進展
- 干細胞治療 科學家正在探索用間充質干細胞修復受損肺組織,目前尚處臨床試驗階段(Aoshiba & Tsuji, 2020)。
- 基因療法 部分團隊致力于糾正引發纖維化的異?;颍瑸檫z傳易感人群帶來新希望。
- 新型藥物開發 通過調節免疫反應和炎癥通路,有望將副作用降到最低,提升生活質量。
08 日常管理與飲食建議
除了規范治療外,日子還是要過得有質量。說起來,肺纖維化患者的自我管理,其實有很多可操作的小竅門。下表總結了部分建議:
健康行為/食物 | 幫助 | 建議方式 |
---|---|---|
適當活動 | 提升體能,防止肌肉萎縮 | 根據醫生建議做低強度步行或緩慢爬樓 |
富含蛋白的食物(如雞蛋) | 有助于修復組織 | 每天早餐1-2枚,且盡量多樣化攝入 |
蔬果(如西蘭花、藍莓) | 提供抗氧化物質,有益免疫 | 每日一把水果,蔬菜炒、拌均可 |
堅果(如杏仁、核桃) | 補充健康脂肪和維生素E | 上午或下午2-3顆當零食 |
及時接種疫苗 | 減少呼吸道感染 | 流感季節前咨詢社區醫院 |
最后的話
肺纖維化雖然發病隱匿,但目前醫學進展讓希望越來越大。身邊很多患者逐步適應,只要管理得當、心態平和,日常生活也能維持不錯的質量。記住,及時求醫、科學調整,和醫生一起面對,比自己胡思亂想更靠譜。希望這些信息,能幫你看清疾病本質,為健康生活多出一分把握。
主要參考文獻
- Wolters, P.J., Collard, H.R., & Jones, K.D. (2014). Pathogenesis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nnual Review of Path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9, 157-179.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athol-012513-104706
- Travis, W.D., Costabel, U., Hansell, D.M. et al. (2013).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statement: Upd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of the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88(6), 733-748. https://doi.org/10.1164/rccm.201308-1483ST
- King, T.E. Jr., Bradford, W.Z., Castro-Bernardini, S. et al. (2014). A phase 3 trial of pirfenidon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0, 2083-2092. https://doi.org/10.1056/NEJMoa1402582
- Lederer, D.J., & Martinez, F.J. (2018).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8, 1811–1823. https://doi.org/10.1056/NEJMra1705751
- Aoshiba, K., & Tsuji, T. (2020).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fibrosis: Possibilities and prospects. *Frontiers in Medicine*, 7, 603574. https://doi.org/10.3389/fmed.2020.60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