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釔90微球治療:癌癥治療的新希望
說起來,每次身邊有人被查出肝癌,家屬總會抓住醫生不放,問能不能不開刀、不化療,有沒有更溫和一點的辦法。近年來,釔90微球治療這個名字,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醫院和新聞里。有人聽說這種方法更精準、更具希望,但具體原理、適用對象,甚至治療過程里有什么講究,很多人其實還不了解。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被叫作“癌癥治療新希望”的釔90微球,看看它到底是什么,適合誰,又要注意哪些問題。
01 釔90微球是怎么“打靶”的?
簡單來講,釔90微球是一種極其微小的球狀顆粒,內部夾帶著放射性元素釔90。醫生會用一根細細的導管把這些微球直接注入供應腫瘤的動脈,等微球精準地到達腫瘤“老巢”,釔90就會釋放出β射線,對附近的異常細胞“點對點”地清除。這個過程對周圍健康組織影響比較小,有點類似在腫瘤“內部埋下小煙花”,只針對壞了的那一部分發力。
- 釔90半衰期約64小時,意味著短時間內釋放大部分能量,減少長期殘留。
- 微球只在腫瘤局部分布,減少射線擴散。
02 哪些病人可以考慮釔90微球?
- 肝細胞癌(HCC):特指那些無法手術、或腫瘤體積較大、位置特殊的肝癌患者。
?? 比如:一位52歲的男性,因為腫瘤靠近大血管,手術風險高,醫生推薦先用釔90微球局部控制。 - 膽管癌:原發或轉移性膽管腫瘤,如果手術切除難度太大,可以考慮釔90微球為主的介入治療。
- 肝轉移灶:不少消化道腫瘤(結腸癌等)向肝臟轉移時,也可以嘗試釔90微球,尤其在傳統要么不能耐受、要么效果有限的時候。
適用腫瘤類型 | 推薦人群 |
---|---|
肝細胞癌 | 手術高風險、腫瘤大或多發、局部進展 |
膽管癌 | 位置深、無法手術切除 |
肝轉移灶 | 其他治療效果差、肝功能尚可 |
03 治療的關鍵步驟有哪些?
- 1. 詳細影像學評估:醫生先做CT、MRI等影像檢查,精準判斷腫瘤的位置、供血情況。
- 2. 導管插管定位:通過大腿根部的股動脈,將導管緩緩送入肝臟動脈。整個過程需要下介入室,由經驗豐富的放射科/介入科醫生操作。
- 3. 微球局部注入:確認好腫瘤供血動脈后,將釔90微球在局部精確釋放進腫瘤血管,微球隨著血流被“困”在腫瘤小血管,不易離開靶區。
- 4. 治療后觀察與隨訪:治療后72小時內需密切監測可能的不良反應,同時通過影像隨訪療效。
04 釔90微球能帶來哪些希望?
多項研究表明,釔90微球治療可顯著縮小腫瘤體積,延長部分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2018年一項回顧性研究(Salem et al., 2018)顯示,對于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達到8~11個月,一些病灶還能進一步轉化為可手術切除。
- 部分患者肝腫瘤縮小幅度 20%~40%
- 對早期局限性腫瘤,還可能作為“橋接療法”助力后續移植
05 副作用和潛在風險,要小心哪些情況?
雖然整體來說比較安全,相比全身放化療副作用較輕,但釔90微球仍可能帶來一些不適。常見的有短期疲勞、輕度發熱、消化不適等。因為微球主要聚集在肝臟,所以肝功能一度升高、輕微黃疸,也是有可能會碰到的問題。
還是有少數人在治療后會遇到較為明顯的肝區疼痛或短暫消化道癥狀,極少數情況下,出現肝損傷、放射性胃腸炎等嚴重并發癥。
可能副作用 | 臨床表現 | 應對建議 |
---|---|---|
疲勞、低熱 | 輕微、短暫,不影響日常生活 | 保證休息,正常進食 |
肝功能指標升高 | 肝區不適、黃疸 | 定期查肝功能,及時隨訪 |
消化道反應 | 輕瀉、惡心 | 臨時調整飲食,嚴重時問診 |
極少見嚴重反應 | 劇烈腹痛、出血、感染等 | 緊急醫學救助 |
06 釔90微球,未來還能期待什么?
現在的釔90微球治療,多數用于肝臟局部,但科研團隊正探索結合新技術來提升治療效果。例如,將釔90微球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使用,有望進一步激活機體免疫反應,抑制腫瘤復發。還有團隊在探索定向微球、藥物聯合載體等“升級版”,目標是提高靶向精度、減少副作用,擴大適用范圍。
- Garin, E., et al. (2021). "Combination of Yttrium-90 radioembolization and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s: a future direction?" Frontiers in Oncology, 11, 678957.
07 做了釔90微球后,平時要注意什么?
- 飲食宜清淡豐富:多補充營養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魚肉(補充優質蛋白)、西蘭花(土豆)(豐富膳食纖維)、牛奶(有益肝臟修復)。
菠菜 + 膳食平衡 + 飯菜一同烹飪
南瓜 + 維生素A來源 + 適量蒸煮 - 適度鍛煉:恢復期建議每天輕松步行、伸展,幫助緩解疲勞、增強免疫力。
- 定期檢查:一般建議治療后1個月復查肝功能,3個月復查影像,后續根據個人病情調整復診頻率。
- 心態調整:部分病人容易焦慮,建議和家人朋友多溝通,遇到情緒波動可向專業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 及時就醫:任何出現持續發熱、腹痛、黃疸等異常情況,請及時返回醫院復診。
- Rosenbaum, C., et al. (2020). "Nutritional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elective internal radiotherapy (SIRT)." Clinical Nutrition ESPEN, 37, 86-92.
結尾:讓治療和生活并行
對很多癌癥患者和家庭來說,釔90微球確實是另一條通向希望的路。不論技術如何進步,最重要的還是病人和家屬的決策和信任。治療之外,把生活過好,讓每一餐、每一個休息日都健康,就已經是在和病魔抗爭。遇到問題,詢問主治醫生,了解真實有效的信息,少受謠言困擾,這才是長期應對疾病的明智選擇。
每種治療方式都有其獨特價值,愿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