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顱內出血:守護寶貝的頭腦之旅
01. 寶貝的大腦里怎么會“出血”?
夜里寶寶突然莫名哭鬧,媽媽只當他鬧覺,怎么也哄不好。第二天,孩子還是不太對勁,沒精神。其實,類似這樣的場景,在兒科急診并不少見,不少家長都沒想到,問題可能出在孩子大腦里面。
簡單來說,小兒顱內出血指的是大腦內部或附近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到本不該去的地方。它有點像是家里自來水管漏水,水滲到墻體,墻面很快就出問題。只不過,大腦比家里的墻重要太多了。
顱內出血并不是單一種類,它可以分為三個常見類型:
- 硬膜下出血(血液積在大腦外層膜和大腦之間);
- 硬膜外出血(在腦膜最外層和顱骨之間出血);
- 腦實質出血(血流進大腦組織內部)。
?? 小建議:如果孩子突然出現精神萎靡,又沒有明顯感冒受涼,這時候別忽視腦部問題的可能性。
02. 出血了,會有哪些直接的信號?
- 持續嘔吐:如果寶寶連續嘔吐,尤其是不吃東西也吐,和普通消化不良不一樣。
- 明顯嗜睡、昏迷:突然一直困,怎么叫都難醒。
- 肢體異常:比如一側胳膊、腿不怎么動了。
- 小嬰兒囟門膨?。?/b>頭頂軟囟突然變得緊張,摸起來鼓鼓的。
- 抽搐:有些孩子可能會出現突然的全身或局部抽動,和發燒驚厥不一樣。
案例 | 有位5個月大的男嬰,前一天摔倒后面色一般,幾小時后反復吐奶并出現右手不太會用。送醫后確診為硬膜下出血。這說明,頭部外傷后的持續嘔吐、肢體乏力都是不能忽視的警示信號。 |
? 別耽誤:出現這些持續/明顯變化要盡快帶孩子去醫院,不要自己糾結等待。
03. 哪些情況容易讓寶寶遇到“出血”風險?
- 外傷:新生兒產傷或者嬰兒跌倒。頭骨較軟時,普通的跌落也可能造成顱內出血。
- 早產:早產兒大腦發育不完全,血管脆弱?!?018年《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顯示,極早產兒顱內出血發生率超過25%。” (Volpe JJ.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the premature infant-current concepts. N Engl J Med. 2018)
- 血液疾病:像“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身體凝血功能不正常,小破損容易地變成大出血。
- 維生素K缺乏:小寶寶維生素K水平比較低,出生后沒及時補,容易出血。
- 畸形或腫瘤:偶有個例,先天腦血管畸形或腫瘤也可致出血。
?? 研究發現:早產和外傷是目前小兒顱內出血公認的主要高危因素,父母要特別關注。
風險因素 | 類型 |
---|---|
外傷 | 跌倒、撞擊 |
血液病 | 血友病、凝血障礙 |
營養缺乏 | 維生素K低 |
特殊情況 | 先天畸形 |
?? 提醒:這些因素反映了為什么小朋友比成人更容易發生顱內出血。
04. 到底是不是顱內出血?怎么查清楚?
僅靠癥狀,看不出究竟哪里出毛病。查明顱內出血,最可靠的是醫學影像檢查:
- CT(頭部計算機斷層掃描):幾分鐘就能搞清顱內有沒有“積水”或出血,而且對急診患兒安全、高效。
- MRI(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楚區分出血的新舊、部位和周圍大腦結構,但所需時間較長,小嬰兒可能需要短暫麻醉。
一旦確診,還可能需要做血液化驗,分析凝血機制,看有沒有血液病或者維生素K缺乏等問題。
?? 小知識: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有時候用顱腦B超作為初篩方法。
檢查類型 | 優點 | 備注 |
---|---|---|
頭部CT | 快速篩查,定位明確 | 大多數醫院隨時可做 |
MRI | 圖像精細,分辨率高 | 檢查時長對低齡寶寶有挑戰 |
05. 針對不同情況,醫生都怎么救治?
治療方案不千篇一律,會根據出血類型、面積、引起的癥狀及孩子整體狀況來定。
- 藥物保守: 小出血、癥狀輕,首選藥物調控顱內壓、止血、調節水電解質平衡。
- 外科手術: 出血多、腦室受壓明確,則需手術及時清除血腫,減輕腦部壓力,如鉆孔減壓、開顱清血腫等。
- 支撐性治療: 輔助呼吸、營養補給、抗感染等是重癥患兒不可缺少的部分。
- 特殊疾病治療: 若血液病、代謝障礙等為根本原因,還要針對性地補充凝血因子或糾正相關問題。
出血類型 | 處理方式 |
---|---|
輕微/局限出血 | 保守治療+嚴密觀察 |
腦室大出血 | 外科手術+支持治療 |
合并血液病 | 藥物+替代治療 |
? 小提醒:所有決定都得由專業醫生綜合判斷,最好的做法就是聽從醫院的診療方案。
06. 家長能做什么?怎樣幫寶寶更安全?
- 家中環境安全:為防止寶寶“意外”,務必清理屋里的尖銳物、易跌絆雜物,床沿加裝護欄。
- 定期健康篩查:有早產史、血液疾病、家族凝血障礙的寶寶,更要定期看醫生。
- 營養支持:
食物 具體功效 推薦用法 綠葉蔬菜 含維生素K,幫助凝血 輔食添加后每天適量 豆制品 蛋白質補充,支持身體修復 適合寶寶輔食制作 堅果粉 含維生素E,保護血管健康 數量控制,每次少許 - 早發現,莫拖延:特別是跌倒撞擊后,孩子有異常舉動要早點送醫評估——別想著“再等等就好”。
- 治療期間陪伴:住院的寶寶需要安慰、陪護和日常照料,父母情緒平穩、行動理智,有助于孩子恢復。
?? 好習慣:日常護理里,營養搭配+安全意識,是預防小兒顱內出血的“兩大法寶”。
07. 最后一點——聊聊實際經驗
- 寶寶頭部保護得早,受傷風險大大減低。
- 不要忽視小異常:持續嘔吐、囟門膨隆、胳膊不動,都是重要的信號。
- 營養全面,怕缺啥就多問醫生別自己“補”。
- 發生出血及時送醫,別在家猶豫。
- 照顧過程中,也要關注父母自身情緒,適當尋求支持。
????? 溫馨話:小兒顱內出血說起來讓人擔心,但大多可以早期發現、得到有效管理。父母多一分警覺,寶寶多一分安全。
引用文獻(Selected References)
- Volpe, J.J. (2018).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the premature infant—current concept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9(23), 2131-2142.
- Cohen, A. R., & Duffner, P. K. (2011). Head trauma in childre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rapeutic management.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9(3), 660-666.
- Lorch, S. A., & D’Angio, C. T. (2011). Epidemiology, outcomes, and predisposing risk factors fo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preterm infants. Seminars in Perinatology, 35(6), 3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