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靜脈血栓的迷霧:了解、預防與治療
有時候,腿部的酸脹和小小的不適容易被忽視。有人覺得是辦公室久坐帶來的問題,有人以為是運動后的正常反應。但其實,這種看似普通的狀態背后,或許藏著深靜脈血栓(DVT)這個“隱身客”。今天,咱們聊聊DVT,剖開迷霧,看看它究竟如何影響健康,以及怎么在生活中避開這個麻煩。
01 深靜脈血栓(DVT)是什么?
深靜脈血栓,就是血液在這些深層靜脈里悄悄形成了“血塊”。DVT最常出現在小腿或者大腿,像是在血管“主干道”里堆積了一團垃圾。有些血栓可能沒有太多感覺,但如果忽略了,它可能帶來嚴重后果,甚至有機會跟著血流跑到肺部,造成肺栓塞。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每年每十萬人中大約有100~200人會發生DVT(Kearon et al., 2016)。這數字在亞洲略低于歐美,但隨著生活方式變化,也在慢慢上升。
02 為什么會長血栓?—探析成因
常見誘因 | 生活實例 |
---|---|
久坐或長時間不活動 | 長途飛機、辦公室一坐半天 |
手術和外傷 | 膝關節置換術后臥床恢復 |
妊娠和產后 | 孕婦生完寶寶坐月子少活動 |
激素水平變化 | 口服避孕藥、激素治療 |
患有腫瘤等慢性病 | 有同事因腫瘤臥床時間長 |
其實,血液本身要在血管里流動順暢,需要血流足夠快、血管內膜健康以及血液不易凝固。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比如太久不動、血管受損或血液變得粘稠,就有可能被血栓“盯上”。醫學上稱這為“三聯因素”,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導致血栓的場景(Kyrle & Eichinger, 2005)。
03 血栓在體內的信號有哪些?
- 早期信號(輕微、偶爾出現):
- 小腿似乎比平時沉重一些,有時偶爾會酸脹
- 感覺腳踝比另一邊略微腫,也許早上起床還好,但下午有點明顯
- 明顯警示(持續、嚴重加重):
- 整條腿的腫脹持續不退,甚至伴隨疼痛
- 局部皮膚發紅或溫度升高,用手一摸有暖感
- 走動時疼痛加劇,甚至影響下地活動
04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風險因素 | 為何有害 |
---|---|
年齡增大(>60歲) | 血管彈性下降,血流變慢 |
肥胖 | 脂肪壓迫血管,影響血液回流 |
吸煙 | 損傷血管內膜,促進凝血 |
癌癥或慢性疾病史 | 存在慢性炎癥,血液易異常凝固 |
家族病史 | 遺傳因素,體質容易發生血栓 |
研究指出,肥胖的人群DVT風險比普通人高出2至3倍(Ageno et al., 2008)。年齡增大、長時間吸煙也會讓血管變得“不靈活”,增加血栓機會。這些都不是要讓大家擔心,而是提醒有上述特點的朋友更要密切關注身體的小變化。
05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
每隔1小時站起來活動幾分鐘,比如原地踮腳、走走樓道。
血液不易變稠,流動起來也順暢。建議一天八杯水左右。
需要坐飛機、高鐵或術后康復時,可以穿醫用彈力襪,減輕小腿壓力。
推薦食物 | 具體功效 | 食用建議 |
---|---|---|
三文魚等深海魚 | 富含Omega-3,有益血管健康 | 每周2-3次,每次掌心大小 |
綠葉蔬菜(如菠菜) | 豐富葉酸,有助維持血液平衡 | 一餐一小碗就夠 |
堅果 | 含有抗氧化物強化血管力 | 一天一小把,不要貪多 |
可以掛血管外科或綜合內科,請專業醫生評估是否需要做下肢超聲。
06 治療與后續管理方式
- 藥物抗凝:多數病人會優先應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利伐沙班),減少血栓加重或復發風險。
- 個別嚴重情況:血栓堵塞大靜脈、引發肺栓塞時,需溶栓或手術取栓。
- 隨訪復查:醫生通常會定期安排復查血液或下肢的彩超,觀察血栓消退情況。
- 健康監測:治療期間注意出現出血等異常,更改任何服藥,須征詢醫生。
從日常的行動、小小的飲食調整,到對自身身體信號的敏感,DVT其實并不可怕。每個人只要留意這些“預警”,定期活動和必要時的醫學檢查,就能很好地守護健康。有問題,提早和醫生聊聊,往往要比等著癥狀變重省心太多。希望今天的科普能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帶去實用、新鮮的建議。
參考文獻
- Kearon, C., Akl, E. A., Ornelas, J., et al. (2016).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TE Disease: CHEST Guideline and Expert Panel Report. Chest, 149(2), 315–352. https://doi.org/10.1016/j.chest.2015.11.026
- Kyrle, P. A., & Eichinger, S. (2005). Deep vein thrombosis. Lancet, 365(9465), 1163-1174.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5)71881-8
- Ageno, W., Becattini, C., Brighton, T., et al. (2008).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117(1), 93-102.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07.70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