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胰腺炎:了解癥狀,守護健康
最近有朋友聊天時說起,一頓火鍋后肚子劇痛去醫院才知道是胰腺出了問題。其實胰腺在我們身體里不像心臟和肝臟那樣“知名”,但是一旦鬧脾氣,常常來得很突然。了解胰腺炎的早期表現,學會保護胰腺健康,對每個人都很有幫助。
01 胰腺炎是什么?
胰腺炎,簡單說,就是一種胰腺發炎的疾病。胰腺像“消化工廠”,負責分泌消化酶幫助分解食物,也參與血糖調節。胰腺炎分兩種: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發作時急轉直下,慢性型則像慢性消耗,容易被忽視。
很多人只在體檢或突發腹痛時才發現胰腺有問題。實際上,這個“隱身高手”一旦出現毛病,影響的不只有消化,還可能波及全身健康。
小貼士:胰腺處于腹部偏深的位置,出現炎癥時往往不易被早期發現。
02 急性胰腺炎的明顯信號
急性胰腺炎通常發作很突然,癥狀也非常鮮明。平常沒什么異常,但有時一次油膩大餐之后,會出現強烈腹部劇痛,特別是肚臍周圍或者偏上腹位置,疼起來讓人直不起腰來,有的人甚至會背部也疼。
- 持續、劇烈的上腹或背部疼痛,無法緩解
- 惡心、頻繁嘔吐,很難進食
- 部分人有發熱,或者出現黃疸(皮膚或鞏膜發黃)
03 慢性胰腺炎的隱藏變化
相比急性型,慢性胰腺炎的表現更隱匿,容易與普通腸胃問題混淆。有些人只是偶爾腹部不舒服,腹瀉或者飯后腹脹,久而久之,才發現體重莫名其妙地減輕了。
表現 | 生活中的表現 |
---|---|
持續性或反復腹痛 | 偶爾感到肚子脹脹的,持續數天或反復發作 |
消化不良 | 吃點油膩食物就拉肚子, stool 油亮難沖 |
體重緩慢下降 | 不刻意減肥也掉秤,食量未減少 |
04 胰腺炎帶來的健康困擾
胰腺炎如果處理不及時,除了讓人難受,可能還帶來更多棘手的問題。比如胰腺周圍可能出現假性囊腫——算是胰腺炎后遺留的“小包裹”,有時候會感染或者破裂。還有些嚴重的病例,會出現胰腺組織壞死、腹腔感染,甚至血壓驟降、休克等危急狀況。
還有一類問題是長期胰腺功能受損,影響消化,甚至誘發糖尿病。研究顯示(Petrov & Yadav, 2019),2/3 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最終出現胰島素分泌障礙。
并發問題 | 影響 |
---|---|
胰腺假性囊腫 | 腹痛反復、感染、破裂風險 |
胰腺壞死/感染 | 全身炎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
消化吸收差 | 慢性腹瀉、體重下降、營養不良 |
糖尿病 | 血糖升高,需長期管理 |
05 胰腺炎為什么會找上門?
其實胰腺炎和很多生活習慣密不可分。醫學界認為,過量飲酒、長期高脂飲食是最常見的誘因(Kirkeg?rd et al., 2017)。此外,膽結石也是發病常客。膽結石堵塞膽管時,容易讓胰腺分泌物“堵車”,進而誘發炎癥。
- 飲酒:長期飲酒會損傷胰腺細胞,增加自體消化風險。
- 高脂肪飲食:吃太油膩,容易讓胰腺負擔加重。
- 膽結石:小結石卡在膽管出口,像“梗住水管”,直接誘發急性胰腺炎。
- 遺傳與吸煙:部分人有遺傳易感性,吸煙也會增加慢性胰腺炎風險。
- 特定藥物與高脂血癥:特別高的甘油三酯也可能讓胰腺發炎。
- 年齡因素:40歲以后胰腺彈性減弱,某些慢性疾病患者更需小心。
數據顯示(Yadav & Lowenfels, 2013),約70%的急性胰腺炎由膽結石或飲酒相關。
06 胰腺炎怎么治,癥狀如何緩解?
治療方式主要由病情輕重決定。急性期一般重點是“休息胰腺”,減少進食,讓胰腺不“工作”一陣子,通常會禁食幾天、靜脈輸液補充能量和水分。
- 飲食管理:急性期恢復后,遵醫囑逐步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普通飲食。
- 藥物治療:針對疼痛、抑制消化酶和預防感染。
- 嚴重并發癥:如假性囊腫或感染,可能需微創引流或手術。
- 慢性胰腺炎:要補充外源性消化酶,必要時調整胰島素控制血糖。
處理措施 | 適用階段 |
---|---|
嚴格禁食,靜脈營養 | 急性發作期 |
緩慢進食(流質—半流質) | 緩解期 |
外源酶補充 | 慢性期/消化障礙者 |
控制血糖 | 參與胰島素管理時 |
07 怎樣守護好胰腺?
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一點點變化,對胰腺來說意義重大。合理搭配,對胰腺有不少好處。
推薦習慣 | 具體好處 | 操作建議 |
---|---|---|
燕麥 | 富含可溶性纖維,有助于腸道健康 | 早餐可用燕麥片替代油炸食品 |
酸奶 | 增加益生菌,促進消化 | 每天一小杯即可,選擇無加糖型 |
新鮮蔬菜水果 | 補充維生素與天然抗氧化物 | 每餐都要有顏色豐富的蔬果 |
白開水 | 幫助消化液分泌,預防膽結石 | 每天飲水量建議1500-2000ml |
少量多餐 | 減少胰腺負擔,利于吸收 | 一天三餐基礎上可加1-2次加餐 |
定期體檢 | 早發現消化系統疾病 | 40歲以后2-3年做一次腹部超聲 |
胰腺炎表面看似單調,但背后藏著不少細節和健康風險。也是因為這樣,多留心身體發出的信號,懂點胰腺知識,對每個人都會有實際幫助。有些日常選擇,其實就能做到很好的預防??傊吧眢w有話要說”,我們要愿意聽一聽。
參考文獻
- Petrov, M.S., & Yadav, D. (2019). Global epidemiology and holistic prevention of pancreatitis.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16(3), 175-184.
- Kirkeg?rd, J., Mortensen, F.V., & Cronin-Fenton, D. (2017).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risk of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12(11), 1750-1756.
- Yadav, D., & Lowenfels, A.B. (2013). The epidemiology of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144(6), 1252-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