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80%胰腺癌患者有吸煙、糖尿病等相關高危因素(Hidalgo et al., 2015)。 對于發現較早、局限于胰腺局部的病人,外科切除依然是目前唯一有望治愈的方式。手術難度很大,對患者條件、腫瘤位置、醫生團隊要求都很高。不過,早期發現的機會很少,這也是臨床最大的挑戰之一。 對不能手術的患者,化療(如吉西他濱聯合白蛋白紫杉醇)和放療常?!安⒓缱鲬稹?,有時手術前也會先試試“縮瘤”。 胰腺導管腺癌的治療正處在轉折點上。盡管目前免疫治療和靶向藥物的成果有限,但持續的研究讓人看到希望。例如,有些患者可以從針對BRCA1/2基因突變的PARP抑制劑獲益,還有部分靶點藥物在試驗中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Pishvaian et al., 2018)。 除了治療,本就“低調”的胰腺健康還特別需要日常關懷。好的生活方式能降低風險,改善康復質量。 胰腺導管腺癌雖然棘手,但科學進步與早期預防已經給更多人帶來信心。比起焦慮,更實際的做法是了解自己的風險,定期檢查,注重日常飲食和情緒管理。希望這些信息,讓每一位讀者都少一些迷茫,多一點掌控感。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出現癥狀時,陪他們一起面對,及時就醫,就是最好的支持。 05 手術治療:點燃治愈的第一束光
這個例子說明:體檢和及時就醫,可以把握難得的治療窗口期。 06 化療和放療的“支撐作用”
07 新希望:免疫治療與靶向藥物
08 日常防護 & 康復支持:哪些做法真的有幫助?
健康舉措 簡單說明 建議做法 多食粗糧、新鮮蔬果 提供抗氧化物、纖維,幫助體內“排毒” 每天有顏色的新鮮蔬果300g以上 規律鍛煉 改善代謝和免疫,減少慢性炎癥 每周150分鐘快走或游泳也不錯 營養均衡 多種蛋白質&好脂肪,維持身體修復能力 豆制品、魚肉都挺合適 心理支持與家屬陪伴 減少負面情緒,幫助康復 可以考慮心理咨詢或線上康復社群 定期體檢 有家族史者尤需注意 建議40歲以后每2年查一次腹部影像 09 最后的話:科學與希望同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