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宮頸癌早期沒什么特別明顯的信號。很多人只是偶爾覺得下腹有些異樣,還寫不出什么具體不適。有位35歲的女性剛開始只是覺得白帶有點變化,沒有特意留心,直到體檢才被發現有病變。這個例子提醒:一些很輕微的小變化可能就是信號,千萬別忽視。
宮頸癌的危害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關鍵在于,如果早發現早治療,效果特別好??梢坏┩砥诓疟话l現,不僅治療難度高,一些功能受損還不可逆。從中可以看出,做篩查和早干預非常重要。
其實,篩查的目的和買個“安全鎖”差不多。定期通過相關檢查,能在還沒出現嚴重問題之前就發現異常。宮頸癌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無癥狀期”特別長,一有明顯不適,有時已經發展到了較晚階段。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數據顯示,70%以上的宮頸癌病例在中低收入國家,因為缺乏篩查,導致發現得晚,存活率就會比較低1(Arbyn M. et al., 2020)。如果能定期篩查,宮頸癌的治愈率可達90%以上(Saslow D. et al., 2012)。所以,別把體檢當作負擔,它就是幫你提前預警的“哨兵”。
篩查方法 | 適用對象 | 建議頻率 |
---|---|---|
Pap 涂片檢查 (TCT液基細胞學) | 21-65歲有性生活女性 | 3年一次 |
HPV 檢測 | 30歲以上女性(推薦) | 5年一次 |
二者區別在于,Pap 涂片著重發現細胞的異常變化,而 HPV 檢測能找出是否感染了高危型病毒,如果兩者一起做,篩查效果最好。
不同年齡和健康狀況的女性,篩查頻次有區別。下面用表格總結得更直觀:
年齡/情況 | 建議篩查頻率 | 具體說明 |
---|---|---|
21-29歲 | Pap 涂片每3年1次 | 不建議常規HPV檢測 |
30-65歲 | Pap涂片+HPV每5年一次 或單獨Pap每3年1次 | 兩者任選其一 |
65歲以上 | 不再篩查 | 若此前3次 Pap 正常&2次 HPV 陰性 |
這里要說一下,HPV感染很常見,據流行病學研究,性活躍女性一生中有高達80%的概率感染過HPV(Bosch FX et al., 2002),但絕大多數會自愈,只有極少數持續感染才需特別警惕。
近年來,HPV疫苗成為抵御宮頸癌的主力工具。數據顯示,HPV疫苗對預防高危型HPV感染、減少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發生非常有效(Drolet M. et al., 2019)。
疫苗類型 | 適宜接種年齡 | 預防重點 |
---|---|---|
二價 | 9-45歲女性 | HPV16/18型 |
四價 | 9-45歲女性 | HPV16/18/6/11型 |
九價 | 9-45歲女性 | HPV16/18等9型 |
疫苗效果最理想是在首次性行為前接種,不過疫苗并不是只有未婚女性才可以打,任何未感染高危型HPV的人都可以受益。
就醫選擇:可前往正規婦幼保健院、三甲醫院婦科門診就診。若診斷為宮頸病變,早期干預效果顯著,不必過度擔心。
今天說的這些,可能看著有點多,但真正做到并不難。健康從不過時,篩查和疫苗最基礎,生活習慣也別忽視。至于食物建議、運動頻率,也不用非得追求完美,能做到一兩點,已經會有好處。遇到疑問就去專業門診,不需要自己嚇自己。希望這份指南能幫你安心面對宮頸癌的相關問題,把健康牢牢抓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