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骨折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摔倒或磕碰不小心,有時候就可能弄傷骨頭。其實,骨折是指骨頭部分或者完全斷裂。簡單來說,不同類型的骨折可以像樹枝一樣直斷,也可能像布條那樣折成好幾段,有的甚至只是骨頭微裂,沒有變形。
臨床上,骨折類型豐富:
閉合性骨折(骨頭斷裂,但皮膚沒破),開放性骨折(骨頭刺穿皮膚);完整斷裂和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常見于兒童,骨頭斷得像小樹枝彎折)。
造成骨折的原因很多,比如不小心從樓梯滑下,自行車摔倒,或者劇烈運動時受傷,甚至高齡者打個噴嚏也可能發生輕微骨裂。
常見現象有痛感、腫脹,部分情況下活動受限。剛受傷時,有些人會覺得僅僅是扭傷,因此容易延誤最佳處理時機。
02 骨折治療的步驟
- 評估和影像檢查:受傷后,首先要前往醫院,通過X光或CT定位骨折具體情況。對成年人和老年人,醫生會關注骨頭成分和周圍組織損傷。
- 固定與手術:有位 27 歲男性,籃球比賽一跳跌倒,造成脛骨閉合性骨折。醫生為他進行了石膏固定。對于骨裂較大、移位嚴重或合并開放性創口者,需通過手術復位,有時還要用鋼板、螺釘等內固定工具協助。
- 愈合監測:手術或固定后,醫生會定期復查,判斷骨頭是否長好。期間禁止負重、避免劇烈用力是常見建議。
- 小TIPS: 骨折治療不能拖延,小看早期腫脹和不適可能導致后續愈合變差。
03 術后康復的重要性
很多人以為手術或石膏一拆就算痊愈,其實,康復過程才是骨折恢復能否“好用如初”的關鍵環節。研究發現,如果缺乏系統的康復鍛煉,四肢功能受到長期影響的幾率大幅提升(Wong et al., 2015)。
常見現象包括關節發僵、肌肉萎縮、活動不利索。比如有位 65 歲女性,髖部骨折后長期臥床,康復訓練不到位,結果行走困難、易跌倒。這說明,術后康復沒做好,骨頭雖然愈合,但人變得反應慢、動作受限,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04 常見康復方法與技術
康復方式 | 具體操作 | 適用人群 |
---|---|---|
物理治療 | 理療師指導下進行關節活動、拉伸與抗阻訓練 | 所有類型骨折術后 |
運動療法 | 依序安排的負重訓練:扶欄步行、單車、泳池運動 | 下肢骨折康復者 |
輔助器具 | 使用拐杖、助行器、護具,減輕負擔、輔助平衡 | 高齡、行走不便者 |
- 具體順序和強度需在醫生和專業康復團隊指導下調整。
- 年輕人骨折后,早期簡單活動有助于防關節僵硬;老年朋友則更需配合保護性動作減少跌倒。
- 小提醒:剛開始鍛煉時身體偶有不適屬于正常,小范圍拉伸即可,不必急于進度。
05 情緒與心理支持
康復期間,心理壓力別小看。有的人擔心恢復慢、怕再次受傷,整天心里打鼓,甚至出現焦慮或消沉。
比如一位 19 歲女生,跳高運動骨折后,短時間內容易情緒低落、夜里睡不好。家人適時鼓勵、朋友分享經歷,以及專業心理咨詢,都有利于增強信心。
這說明,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支持系統,對康復速度確實有幫助(Hansson & Ritchie, 2007)。如果發現自己經常情緒低落,不妨主動求助,別單打獨斗。
06 預防再骨折的策略
- 合理飲食:
食物 功效 食用建議 牛奶、奶酪 補鈣和維生素D,有助于骨質健康 每天適量飲用,夜宵時來一杯牛奶也不錯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油麥菜) 富含鈣與鎂,促進骨修復 彩虹蔬菜搭配更佳 三文魚、沙丁魚 豐富的優質蛋白和維生素D 每周兩次海鮮餐,有益骨骼代謝 豆制品 補充植物蛋白、微量元素 清炒豆腐、豆漿作早餐很合適 - 足量日曬:每周曬15-30分鐘,有利于身體合成維生素D。
- 適度鍛煉:建議規律散步、瑜伽或騎行,幫助骨密度上升。
- 定期體檢:中老年人建議每2年查一次骨密度,隨時掌握骨骼狀態。
- 就醫建議:如再次跌倒、局部腫脹、劇痛或活動困難時,及早前往正規醫院完善評估,避免小問題變大。
07 參考文獻
- Wong, J. Y., et al. (2015).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on functional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after hip fra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15(2), 147–157.
- Hansson, U. G., & Ritchie, D. A. (2007).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injury: Effects on rehabilitation and return to sports. Journal of Sports Psychology, 12(3), 233–245.
- Rizzoli, R., et al. (2014). Nutritional aspects of bone health.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8(6), 79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