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耗愕纳本戎改?/h1> ?? 01 熱射病是什么?
六月的午后,路邊的餐館老板忙著擦汗,一群騎車送快遞的小伙子在陰涼下喘息。偶爾,有人因為酷暑中暑倒地,大家還不以為意。但熱射病,其實比普通中暑危險得多。它有點像夏天里悄悄靠近的“野火”,表面平靜,內部卻可能在短時間內把身體燒毀。
熱射病(heat stroke)是一種因高溫暴曬、劇烈運動或環境濕熱導致體溫調節系統失衡、體溫迅速上升的急性疾病。醫學界認為,核心體溫升至40℃以上時,人體各個器官會受到傷害(Leon & Bouchama, 2015)。這樣高溫造成的損害波及心臟、肝臟、大腦,甚至讓人陷入昏迷乃至危及生命。
小貼士: 熱射病不是簡單發燒,更進一步,是生命威脅級別的急癥。 ?? 02 出現哪些癥狀需警惕熱射???
不少人一開始只是覺得有點累、身體發軟,很難分出和一般中暑的區別。其實,有兩類信號值得我們警覺——從隱蔽的輕微變化到明顯的嚴重癥狀。
癥狀類型 具體表現 生活中的例子 早期 偶爾頭暈、皮膚發燙但不出汗、走幾步覺得呼吸急促 一位26歲的外賣員長時間暴曬后突然站不穩,還以為只是沒休息好 進展期 意識模糊、持續嘔吐、口渴難忍、肌肉無力、皮膚干熱卻無汗 有位54歲的女性登山者在高溫下下山途中忽然語無倫次,甚至無法走直線 重癥 高熱(>40°C)、昏迷、抽搐、器官功能障礙 一位63歲男性,因戶外工地勞作后出現抽搐,急送醫院后發現腎臟和肝臟都受到了影響
別忽視: 只要發現皮膚明顯干熱且意識變化,已屬危險信號,應立即處理。 ?? 03 熱射病的高風險原因
- 高溫高濕環境:當環境溫度超過35°C且濕度很高時,人體汗液蒸發率下降,散熱困難。日本一項大規模熱射病研究發現,戶外運動類案例占總病例近42%(Morita et al., 2012)。
- 劇烈運動:長時間奔跑、騎車、室外勞動時,身體產生大量熱量,體溫調節處于負荷狀態。
- 穿著不合理:穿厚衣或不透氣的衣服,讓汗液無法正常揮發,本身體溫就容易居高不下。
- 特殊人群:老年人、嬰幼兒因為發汗和溫度調節機制較弱,所以易感;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慢性腎病等也都處于高風險圈。
- 藥物因素:有些人可能因服用抑制排汗的藥物(比如部分精神類藥物、部分降壓藥等)而難以排汗,更容易中招。
這提醒我們:意識到哪些場景屬于高風險,是做好預防的第一步。 ?? 04 如何科學預防熱射?。?/h2> - 補充足夠水分: 喝淡鹽水、清湯、綠豆湯等,幫助補水和電解質恢復。建議:每隔30分鐘少量多次飲用,全天不要等口渴才喝。
- 選擇清涼食材: 西瓜、黃瓜、番茄等富含水分和礦物質的蔬果,有助于補充體液,預防脫水。
- 穿著透氣服裝: 輕薄棉麻衣物最佳,夏日戶外請優先選擇淺色,減少熱量吸收。
- 合理安排作息: 盡量安排上午或傍晚外出,避免午間暴曬。
- 使用防曬和物理降溫: 出門戴帽子、撐傘;運動或戶外作業中間找陰涼處短暫休息。
- 定期監測體溫: 如連續處于高溫作業狀態,建議備一支便攜溫度計,發現體溫接近39°C時要暫停活動。
友情提示: 若家中有人屬于上述高風險人群,每天安排特別關注,尤其是孩子、老人。 食物 功效 吃法建議 西瓜 補充體液,緩解燥熱 作為正餐或餐后水果,每天一兩片即可 綠豆湯 幫助降溫,利尿消暑 早上或傍晚喝一碗,涼熱皆可 黃瓜 水分豐富,口感清爽 切片涼拌或做沙拉,適合高溫天
?? 05 熱射病急救要點
- 立即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
- 松解衣物,讓熱量散發。
- 利用濕毛巾擦拭四肢、腋下和大腿根部,或用電扇加速蒸發降溫。
- 如患者能自主飲水,給其提供淡鹽水或礦泉水,但若意識模糊不能喝時,切勿強行喂水。
- 記錄癥狀變化,同時盡快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幫助。
注意:等不到急救到來時,降溫必須持續進行,不要中斷。 ?? 06 急救時這些做法不可取
- 嚴禁用冰水全身擦拭/浸泡: 冰冷會使血管收縮,影響器官供血,反而加重內臟損害。
- 勿強行喂水: 患者意識不清時,容易嗆咳致吸入性肺炎。
- 不要用酒精擦浴: 酒精可能刺激皮膚,并導致皮膚吸收中毒,特別是兒童。
這說明:掌握正確的急救順序,比只靠經驗更重要。 ????? 07 熱射病后的康復與醫學隨訪
熱射病雖然急救及時能救回生命,但后續恢復同樣關鍵。通常建議,在醫院接受治療后,逐步恢復日常活動。出院后1-2周內注意身體變化(如乏力、注意力難集中、反復低燒等),有這些表現時宜再次就醫評估。
- 防止過早活動:先走動、再逐步增加強度,不要立刻劇烈運動。
- 復查肝腎功能:2-4周內到醫院復查,已發現功能損傷的及時管理。
- 心理調適:個別患者會有短期情緒波動,一旦發現,及時溝通尋求幫助。
有位48歲的男性,熱射病后第二周出現記憶力下降,復查發現輕度腦部影響。這個例子說明,早點評估和康復訓練,讓身體真正恢復元氣,后遺癥更少。
Tip:別急于歸隊,尤其是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最好按照醫生建議有序康復。
?? 01 熱射病是什么?
六月的午后,路邊的餐館老板忙著擦汗,一群騎車送快遞的小伙子在陰涼下喘息。偶爾,有人因為酷暑中暑倒地,大家還不以為意。但熱射病,其實比普通中暑危險得多。它有點像夏天里悄悄靠近的“野火”,表面平靜,內部卻可能在短時間內把身體燒毀。
熱射病(heat stroke)是一種因高溫暴曬、劇烈運動或環境濕熱導致體溫調節系統失衡、體溫迅速上升的急性疾病。醫學界認為,核心體溫升至40℃以上時,人體各個器官會受到傷害(Leon & Bouchama, 2015)。這樣高溫造成的損害波及心臟、肝臟、大腦,甚至讓人陷入昏迷乃至危及生命。
小貼士: 熱射病不是簡單發燒,更進一步,是生命威脅級別的急癥。
?? 02 出現哪些癥狀需警惕熱射???
不少人一開始只是覺得有點累、身體發軟,很難分出和一般中暑的區別。其實,有兩類信號值得我們警覺——從隱蔽的輕微變化到明顯的嚴重癥狀。
癥狀類型 | 具體表現 | 生活中的例子 |
---|---|---|
早期 | 偶爾頭暈、皮膚發燙但不出汗、走幾步覺得呼吸急促 | 一位26歲的外賣員長時間暴曬后突然站不穩,還以為只是沒休息好 |
進展期 | 意識模糊、持續嘔吐、口渴難忍、肌肉無力、皮膚干熱卻無汗 | 有位54歲的女性登山者在高溫下下山途中忽然語無倫次,甚至無法走直線 |
重癥 | 高熱(>40°C)、昏迷、抽搐、器官功能障礙 | 一位63歲男性,因戶外工地勞作后出現抽搐,急送醫院后發現腎臟和肝臟都受到了影響 |
別忽視: 只要發現皮膚明顯干熱且意識變化,已屬危險信號,應立即處理。
?? 03 熱射病的高風險原因
- 高溫高濕環境:當環境溫度超過35°C且濕度很高時,人體汗液蒸發率下降,散熱困難。日本一項大規模熱射病研究發現,戶外運動類案例占總病例近42%(Morita et al., 2012)。
- 劇烈運動:長時間奔跑、騎車、室外勞動時,身體產生大量熱量,體溫調節處于負荷狀態。
- 穿著不合理:穿厚衣或不透氣的衣服,讓汗液無法正常揮發,本身體溫就容易居高不下。
- 特殊人群:老年人、嬰幼兒因為發汗和溫度調節機制較弱,所以易感;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慢性腎病等也都處于高風險圈。
- 藥物因素:有些人可能因服用抑制排汗的藥物(比如部分精神類藥物、部分降壓藥等)而難以排汗,更容易中招。
這提醒我們:意識到哪些場景屬于高風險,是做好預防的第一步。
?? 04 如何科學預防熱射?。?/h2> - 補充足夠水分: 喝淡鹽水、清湯、綠豆湯等,幫助補水和電解質恢復。建議:每隔30分鐘少量多次飲用,全天不要等口渴才喝。
- 選擇清涼食材: 西瓜、黃瓜、番茄等富含水分和礦物質的蔬果,有助于補充體液,預防脫水。
- 穿著透氣服裝: 輕薄棉麻衣物最佳,夏日戶外請優先選擇淺色,減少熱量吸收。
- 合理安排作息: 盡量安排上午或傍晚外出,避免午間暴曬。
- 使用防曬和物理降溫: 出門戴帽子、撐傘;運動或戶外作業中間找陰涼處短暫休息。
- 定期監測體溫: 如連續處于高溫作業狀態,建議備一支便攜溫度計,發現體溫接近39°C時要暫停活動。
友情提示: 若家中有人屬于上述高風險人群,每天安排特別關注,尤其是孩子、老人。 食物 功效 吃法建議 西瓜 補充體液,緩解燥熱 作為正餐或餐后水果,每天一兩片即可 綠豆湯 幫助降溫,利尿消暑 早上或傍晚喝一碗,涼熱皆可 黃瓜 水分豐富,口感清爽 切片涼拌或做沙拉,適合高溫天
- 補充足夠水分: 喝淡鹽水、清湯、綠豆湯等,幫助補水和電解質恢復。建議:每隔30分鐘少量多次飲用,全天不要等口渴才喝。
- 選擇清涼食材: 西瓜、黃瓜、番茄等富含水分和礦物質的蔬果,有助于補充體液,預防脫水。
- 穿著透氣服裝: 輕薄棉麻衣物最佳,夏日戶外請優先選擇淺色,減少熱量吸收。
- 合理安排作息: 盡量安排上午或傍晚外出,避免午間暴曬。
- 使用防曬和物理降溫: 出門戴帽子、撐傘;運動或戶外作業中間找陰涼處短暫休息。
- 定期監測體溫: 如連續處于高溫作業狀態,建議備一支便攜溫度計,發現體溫接近39°C時要暫停活動。
友情提示: 若家中有人屬于上述高風險人群,每天安排特別關注,尤其是孩子、老人。
食物 | 功效 | 吃法建議 |
---|---|---|
西瓜 | 補充體液,緩解燥熱 | 作為正餐或餐后水果,每天一兩片即可 |
綠豆湯 | 幫助降溫,利尿消暑 | 早上或傍晚喝一碗,涼熱皆可 |
黃瓜 | 水分豐富,口感清爽 | 切片涼拌或做沙拉,適合高溫天 |
?? 05 熱射病急救要點
- 立即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
- 松解衣物,讓熱量散發。
- 利用濕毛巾擦拭四肢、腋下和大腿根部,或用電扇加速蒸發降溫。
- 如患者能自主飲水,給其提供淡鹽水或礦泉水,但若意識模糊不能喝時,切勿強行喂水。
- 記錄癥狀變化,同時盡快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幫助。
注意:等不到急救到來時,降溫必須持續進行,不要中斷。
?? 06 急救時這些做法不可取
- 嚴禁用冰水全身擦拭/浸泡: 冰冷會使血管收縮,影響器官供血,反而加重內臟損害。
- 勿強行喂水: 患者意識不清時,容易嗆咳致吸入性肺炎。
- 不要用酒精擦浴: 酒精可能刺激皮膚,并導致皮膚吸收中毒,特別是兒童。
這說明:掌握正確的急救順序,比只靠經驗更重要。
????? 07 熱射病后的康復與醫學隨訪
熱射病雖然急救及時能救回生命,但后續恢復同樣關鍵。通常建議,在醫院接受治療后,逐步恢復日常活動。出院后1-2周內注意身體變化(如乏力、注意力難集中、反復低燒等),有這些表現時宜再次就醫評估。
- 防止過早活動:先走動、再逐步增加強度,不要立刻劇烈運動。
- 復查肝腎功能:2-4周內到醫院復查,已發現功能損傷的及時管理。
- 心理調適:個別患者會有短期情緒波動,一旦發現,及時溝通尋求幫助。
有位48歲的男性,熱射病后第二周出現記憶力下降,復查發現輕度腦部影響。這個例子說明,早點評估和康復訓練,讓身體真正恢復元氣,后遺癥更少。
Tip:別急于歸隊,尤其是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最好按照醫生建議有序康復。
主要參考文獻
- Leon, L. R., & Bouchama, A. (2015). Heat stroke. Comprehensive Physiology, 5(2), 611-647. https://doi.org/10.1002/cphy.c140017
- Morita, T., et al. (2012). Analysis of Heatstroke-related Hospital Transports in Japan, 2012.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17(6), 990-996.
- Glazer, J. L. (2005). Management of heatstroke and heat exhaustion.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71(11), 213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