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鼻咽癌?
生活中,如果朋友提起“鼻咽癌”,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這個病其實和我們的生活環境、遺傳等關系緊密。簡單來說,鼻咽癌就是出現在鼻咽部的惡性腫瘤,鼻咽部就在鼻腔最深處、喉嚨的最上方。它就像是一位"不速之客",常常在早期悄無聲息地潛伏著,直到一些信號出現才被發現。
鼻咽癌在多數地區發病率不高,但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相對常見。據El Camino Health 醫院總結,中國南方的鼻咽癌發病率是其他地區的近100倍(El Camino Health, 2025)。這說明,對高風險地區的人來說,了解鼻咽癌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一件關乎健康的大事。
02 鼻咽癌有哪些信號???
說起來,這個病最容易讓人忽略的就是它的初期表現。有時候只是一點點小變化,讓人以為是普通鼻炎。例如偶爾鼻塞、早上起床偶爾覺得喉嚨干、偶爾伴隨咳嗽或涕中帶血,尤其早晨回吸涕時會發現漿液或血絲,這其實是早期鼻咽癌可能出現的預警信號。不少人會誤以為是感冒或者炎癥,結果一拖再拖。
當病情進展時,信號會變得明顯:持續性的鼻塞或者單側鼻涕帶血、反復耳鳴,或者一側的聽力減退也開始出現。有些人會感覺咽喉異物感、講話不舒服、吞咽困難,這些是鼻咽部腫瘤影響到周圍組織的表現。還有的患者突然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摸起來硬塊,這也可能是腫瘤擴散的結果。
這類信號如果持續出現,就需要盡快找耳鼻喉科醫生看看。
有位50多歲的男性,半年多前無其他明顯癥狀,僅回吸涕中偶爾帶血,后來經過檢查和活檢才確診為鼻咽癌。隨后,還查出頸部多個淋巴結轉移。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偶爾非典型癥狀也可能提示健康問題,不能掉以輕心。
03 為什么會得鼻咽癌?
很多人都關心“鼻咽癌是怎么來的”,其實這里面有幾大關鍵因素:
- 遺傳易感:家族中有親人得過鼻咽癌的人群,患病風險會更高。有些遺傳基因讓鼻咽部的黏膜細胞對損傷更敏感。
- 病毒感染:研究發現,大多數鼻咽癌患者體內檢測到EB病毒的活躍痕跡。Epstein-Barr virus(EBV,一種人類皰疹病毒)被認為與鼻咽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 環境影響: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油煙多或常接觸某些化學物質的地區,發病風險會明顯增加。
- 年齡和性別:鼻咽癌多見于40-60歲人群,男性發生率略高 (Wang, D., et al., 2020, Cancer Epidemiology.)。
除此以外,飲食結構、口腔衛生和長期慢性炎癥也是值得關注的方面。??
04 如何查清鼻咽癌?
當懷疑有鼻咽部腫瘤的風險時,醫生會采用一套科學的診查流程。首先是鼻咽內鏡檢查——醫生會用一根非常細的軟管,通過鼻腔進入鼻咽,可以直接看到局部的可疑病變。這種檢查過程快,多數人耐受良好,非常短暫,幾乎不會痛苦。
為了更精確判斷腫瘤范圍,醫生會根據需要安排CT、MRI等影像學檢查,排查腫瘤有沒有擴展到附近結構。此外,活檢是關鍵一步,也就是用微小的工具鉗取一小塊異常組織,送到病理科確診。這些檢查雖然聽起來復雜,但其實絕大多數人體驗感受和一次普通門診類似,只是時間稍長,流程更細致些。??
參考:Mayo Clinic Staff. (2022).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05 鼻咽癌的治療有哪些?效果好嗎?
鼻咽癌的治療方式根據分期和個人體質差異進行。當前最主要的方式是:
- 放療:放射治療是首選,因為鼻咽部結構復雜,手術不易清除所有異常細胞,放療可以精準殺滅局部腫瘤細胞。
- 化療:和放療同時或分階段進行,常用方案如GP(吉西他濱+順鉑)誘導化療,幫助縮小腫瘤、減緩轉移速度。
- 靶向治療:適合部分患者,利用靶向藥物針對某些分子特征,增加治療效果。
- 輔助支持:包括營養管理、腸道菌群調節劑等,幫助患者增強體力、應對治療副作用。
治療具體效果與發現時間密切相關。數據顯示,早期鼻咽癌治愈率明顯較高(Yuan, Y. et al., 2019,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所以,越早關注身體異常,越有希望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06 日常如何預防鼻咽癌???
平時要想遠離鼻咽癌,“好習慣”比“糾正壞習慣”更重要。專家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每一點都實際可行:
- 保持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特別是富含維生素C和E的蔬果,如西紅柿、青椒、獼猴桃,可幫助維護黏膜健康。
- 定期鍛煉:每周適度運動3-5次,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水平。
- 足夠休息:充足睡眠讓身體有更強抵抗力,睡眠不足反復熬夜會讓免疫力下滑。
- 定期體檢:尤其是40歲以后,有家族史的人群,每年安排一次耳鼻咽喉相關體檢,遇到持續異常信號應及時就診。
- 疫苗接種:部分病毒(如EB病毒)疫苗尚在研究,但如果醫生建議,可以積極參與相關疫苗試驗,能有效降低風險。
簡單來講,有規律、有節制地安排日常生活,注意身體的小變化,就牽住了守護健康的“鑰匙”。
如果出現持續鼻塞、反復鼻涕帶血、耳鳴等異常信號,要盡快找??漆t生檢查,切忌拖延。
小結:主動關心健康,獲得更多安心
鼻咽癌雖然不像一些高發疾病那樣常見,但高風險地區或者有家族史的人群確實需要多加關注。偶爾的不適也好,習以為常的小變化也罷,正視它、了解它,總會更安心。只要從生活習慣做起、把握早期信號并配合正規就醫,大多數人都可以避免嚴重后果。家人朋友之間,也別吝嗇一聲“多關注下身體”,有時候這句話就是健康的溫暖守護。
- 參考文獻:
- Ho, P. T. M., et al. (2021). Nasopharyngeal cancer: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Cancer.
- Mayo Clinic Staff. (2022).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 Wang, D., et al. (2020). Th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au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Southern China. Cancer Epidemiology, 67, 101753.
- Yuan, Y., et al. (2019).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reatments and outcomes.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 82, 1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