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急癥:早識別,早處理,健康無憂
01 了解糖尿病,其實并不“遙遠”
有時候,一家人吃飯時注意著彼此的飲食,年輕人總覺得跟自己關系不大,可糖尿病并不像外表那么“遙遠”。不少人剛查出來糖尿病,回憶起自己的日常:沒覺得有特別嚴重的癥狀,也不像有哪里很不舒服,但一些細微的變化,其實早已悄悄發生。
簡單來說,糖尿病是一種因為胰島素(就是調節血糖的激素)分泌或作用異常導致血糖持續升高的疾病。常見的類型有兩種:1型糖尿病多見于年輕人,身體本身很少或幾乎不再分泌胰島素,而2型糖尿病則通常和生活習慣、生理變化相關,胰島素的分泌雖然有,但利用效果差了。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見到的是2型,隱秘程度更高。
02 哪些急癥信號,千萬別大意?
很多糖尿病患者覺得血糖高點沒什么,其實,糖尿病急癥才是更大的“陷阱”。最常見的有三種急癥,需要格外留心:
急癥類型 | 發生原因 | 生活化場景舉例 |
---|---|---|
低血糖 | 用藥過量、未按時吃飯、劇烈運動 | 比如一位55歲阿姨,午飯忘記吃,下午突然發抖冒汗 |
酮癥酸中毒 | 胰島素嚴重不足(常見于1型糖尿?。?/td> | 有一位20歲小伙,喝水沒停過,整天頭痛無力,最終進醫院時血糖高得嚇人 |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 | 血糖極高、水分大量丟失,常見于年紀大的人 | 像一位78歲大爺,發燒數天后毫無精神,家人陪著去了急診 |
03 早發現糖尿病急癥,需要觀察什么?
糖尿病急癥的癥狀早期其實不太容易察覺,經常被誤以為是普通的不舒服。分兩類來看:
?? 輕微、偶發信號:
- 偶爾有頭暈、心慌,或者出冷汗
- 突然感到手腳發抖或說話沒力氣
- 短暫視線模糊
?? 持續、嚴重表現(警惕)
- 持續劇烈口渴、大量飲水但無法解渴
- 呼吸急促且有水果味氣息
- 長時間無精打采甚至昏迷
- 明顯惡心嘔吐,甚至腹痛
04 急癥為何出現?剖析致病原因
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之所以危險,關鍵在于血糖調節系統突然失衡。主要有這些原因:
- 用藥不合理: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用量過大,就像給身體踩了“急剎車”,血糖下降過頭很快導致低血糖。
- 感染、手術等應激:生病、受傷,身體對胰島素需求量劇增,但供應不足時,血糖飆升,引發酮癥或高滲狀態。
- 年齡、體質變化:有些老年人腎臟排糖本事差了,加上不太會察覺自己口渴,更容易被高血糖“偷襲”。研究指出,60歲以上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發病率是50歲人群的3倍以上。
- 不規律作息:熬夜、三餐時間亂,導致餐后血糖波動大,一旦疏忽很難及時發現異常。
- 家族遺傳:父母有糖尿病的人,患急癥風險會更高。數據顯示,一級親屬有糖尿病,個體患病率高于普通人近2倍。
05 急癥時怎么辦?處理措施要牢記
真遇到急癥,冷靜第一,正確處理更重要。不同情形、對應方案如下:
低血糖急救
- 馬上口服含糖食品(如糖塊、蜂蜜水、果汁等)
- 嚴重到昏迷,就不能喂食,必須緊急送醫
酮癥酸中毒與高滲狀態處理
- 多表現為嚴重口渴、意識混亂、甚至昏迷
- 一定要馬上前往醫院急診,絕不能在家拖延
- 千萬不要自己增加胰島素用量,聽醫生安排治療
所有糖尿病人都應配備常用的血糖儀和簡單糖分食品,養成出門隨身帶的習慣,有備無患。
06 日常管理,細節才能決定成敗
說到預防急癥,其實真正管用的都是日常點滴??梢詤⒖枷旅孢@份實用清單??
好食物/行動 | 為什么推薦? | 怎樣做? |
---|---|---|
燕麥、粗糧 | 有助于緩慢釋放能量,避免血糖大幅波動 | 早餐加點燕麥粥或全麥面包 |
綠葉蔬菜 | 富含膳食纖維,幫助穩定血糖 | 每餐有一盤青菜,炒、涼拌都不錯 |
適度運動 | 促進身體利用葡萄糖,增強胰島素效果 | 建議每周快走4-5次,每次30分鐘左右 |
定期血糖自測 | 幫助及時發現異常,防止急癥來襲 | 用家用血糖儀,每周測2-3次 |
固定作息 | 規律生活讓身體血糖波動可控 | 每天盡量按時吃飯、睡覺 |
07 管理計劃自己參與,醫生建議不能少
很多糖尿病人覺得看病只是“醫生的話題”,其實管理糖尿病,主動參與最重要。和醫生溝通要具體講述自己的飲食、運動、用藥變化和近期血糖記錄。比如每次看醫生時,可以帶上血糖監測本,標注用藥時間和飲食情況。
溝通要點 | 作用 | 具體做法 |
---|---|---|
帶血糖記錄表 | 醫生可以根據曲線調整方案 | 提前整理血糖數值,每次就醫前復盤 |
問清楚藥物調整原則 | 遇到特殊情況(生病/手術/換季)不慌亂 | 和醫生確認“加減藥”標準,寧愿多問幾句 |
交流生活細節變化 | 幫助醫生判斷潛在急癥 | 如實反映近期飲食、壓力、作息不同 |
最后,糖尿病急癥雖嚇人,但不難防
其實,糖尿病急癥就像“偶遇的盲區”。多關注身體的變化,一點小不舒服都不妨留個心眼。身邊有糖尿病家人或者朋友時,更要提醒彼此別忽視檢查和規范用藥。日常生活的小調整、和醫生多溝通,每一分細心都能減少一次突發風險。糖尿病急癥,說到底是一道生活的選擇題,日子過得細致一些,健康就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