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多發傷:評估與處理的全流程
01. 多發傷是什么?生活中常見嗎?
說起多發傷,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遙遠,仿佛只有在新聞里才會遇到。其實,生活中并不少見。比如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或是高空墜落,不少人在那一刻會有身體多個部位受傷的經歷。多發傷說的就是,在一次事件中,身體兩個及以上部位同時受損。??
據近年數據,在城市交通事故中,約有兩成的傷者存在多發傷。這種傷往往比單一部位的損傷處理起來更復雜,因為可能涉及骨折、出血甚至內臟損傷。別小看這些復合性傷情,一不注意就會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02. 多發傷評估方法全解
- 病史采集: 首先,需弄清事故經過,是高處墜落、車禍還是其他暴力事件。因為不同原因,受傷部位和嚴重度會差異很大。
- 體格檢查: 醫生會從頭到腳檢查,尋找明顯傷口、腫脹、畸形等。有時候肉眼看不見,但摸一摸能發現問題。
- 影像學檢查: 常用X光、CT、超聲等。比如某次醫院接診,一位29歲的男性,摔傷后只是覺得膝蓋疼,結果CT發現骨盆也骨折了。這個例子說明,僅憑肉眼和自覺癥狀遠遠不夠。
03. 初步評估的ABC原則,救命關鍵
多發傷的現場處理,講究迅速且有章法。這里有個經典口訣:ABCDE原則。
步驟 | 檢查點 | 目的 |
---|---|---|
A (Airway) | 氣道是否通暢 | 確保呼吸道沒有堵塞或異物 |
B (Breathing) | 胸廓起伏、呼吸音 | 排查胸部損傷、確保有效呼吸 |
C (Circulation) | 脈搏、皮膚色澤 | 關注是否有失血或休克傾向 |
D (Disability) | 意識狀態 | 觀察有無昏迷、神經異常 |
E (Exposure) | 全面暴露身體 | 避免遺漏其他傷口 |
????? 比如,急救人員第一時間先把傷者的氣道處理好,然后查看呼吸,再看有無大出血。這一步步的檢查順序,能幫助現場人員優先解決威脅生命的傷情。
04. 全面評估的技巧與注意要點
在初步救命處理之后,醫生要再仔細“地毯式”搜索傷情。重點是不能遺漏隱性損傷。像有一次,一位45歲的女性交通事故后只覺得肩膀酸,實際上肋骨已經骨折,并且出現微量腹腔出血。
醫生會全身按壓、觀察并向患者詢問各種小不適。接著安排針對性檢查,比如CT、超聲關注腹部和胸腔,還有特定實驗室項目如血常規和肝腎功能,評估內臟情況。如果發現功能參數有異常,就需進一步精準治療。
05. 為什么多發傷對健康影響特別大?
多發傷不像單一骨折那樣容易恢復。因為損傷部位多,常常有以下健康威脅:
- 器官功能受累: 比如腹部挫傷伴出血,若不及時處理,容易出現失血性休克。
- 感染風險高: 多處開放傷口更容易感染,一旦細菌侵入,還可能發展成膿毒癥。
- 康復期延長: 疼痛、活動障礙和多部位功能障礙,讓恢復慢很多。
研究發現,嚴重多發傷患者的死亡率明顯高于單部位損傷,尤以年齡大、慢性病基礎的患者尤甚,所以應格外警惕。
06. 多發傷的治療與管理選擇
根據損傷嚴重程度,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 手術處理: 如果有大出血、重要臟器損傷或開放性骨折,往往要緊急手術止血或修復。舉個例子,一位58歲的男性因高處墜落造成腎臟和腿部同時重傷,被緊急送入手術室,術后多學科團隊共同照護,順利度過危險期。
- 保守治療: 比如小出血、無明顯移位骨折,可以通過臥床、鎮痛、觀察逐步康復。
- 康復訓練: 傷情穩定后,早期康復介入對功能恢復大有幫助,如物理治療師帶領肢體活動訓練。
07. 如何有效預防多發傷?實用建議快收藏
- 合理膳食: 健康飲食可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創傷后的自我修復。像富含蛋白的豆制品和雞蛋,對骨骼和肌肉恢復特別有益。建議每天適量攝入新鮮蔬菜、水果。
- 安全教育: 參與交通、運動和高危作業前,加強安全培訓,特別是駕車、騎行和家中老人防跌倒知識講解。
- 居家安全: 簡單的措施如浴室防滑墊、樓道扶手,能明顯減少老人滑倒和兒童跌落的風險。
- 定期體檢: 建議中老年人每年檢查骨密度,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人更需關注身體基礎狀況。
- 及時就醫: 凡遇明顯外傷、創口深、或者出現持續疼痛、活動障礙,應第一時間到醫院評估,不要自行“硬抗”。
健康推薦 | 具體功效 | 實用建議 |
---|---|---|
牛奶 | 補鈣強骨 | 早晚各一杯,更利于骨骼健康 |
雞蛋 | 促進修復 | 每日一個,有益組織愈合 |
深色綠葉蔬菜 | 天然抗氧 | 常作為配菜,增強免疫力 |
回過頭看,多發傷雖然復雜,但只要科學評估、規范處理,并注意生活細節,很多風險其實都可以被有效控制。日常的安全防護和健康飲食,遠比事后治療來得經濟和安心。下次遇到突發情況,請記住先評估傷情,及時呼叫專業幫助,這永遠是保護生命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