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診處理指南與關鍵步驟
01 初識心梗:別讓警報悄悄溜走
有時候僅是平靜地散個步,心跳突然加快、呼吸有點跟不上,很多人可能只當作普通疲勞,其實背后卻可能隱藏著心肌梗死這個大敵。說起來,心梗就像一道突然襲來的“閘門”,血流被擋住,心臟某塊區域就容易“罷工”。
心肌梗死(通常簡稱心梗),意思就是某段心臟血管突然堵住,導致心肌缺血壞死。根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發布的數據,心梗在我國每年發病率正逐步上升,中年以上男性風險更高,近十年間年輕化也很明顯。不少醫生會強調——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長期抽煙、肥胖,這幾件事都容易為心梗埋下伏筆。
小提醒:心梗來臨前,往往沒有明顯預兆,所以預防與警覺心很關鍵。
02 如何識別心梗急性發作?
- 突發胸痛:疼痛持續5-10分鐘以上,多為胸部壓榨感,像大石頭壓住一樣。休息或換個姿勢很難緩解。
- 呼吸急促:氣短,就像猛追公交后的喘不過氣,而且并不總能緩過來。
- 出汗明顯:大汗淋漓,甚至會冒冷汗,錯以為自己發燒或室內太悶。
- 上下肢或背部不適:有些人,疼痛會放射到左肩膀、手臂,甚至下巴或背部。
- 非典型癥狀:尤其是老年女性或糖尿病患者,有時不是典型胸痛,而是乏力、惡心或甚至胃部不舒服。
案例: 61歲的張先生,晚上電視看到一半,突發胸口悶痛、手臂發麻,一動就容易出汗,還覺得透不過氣。家人聽他描述和表現,果斷撥打急救電話,最終避免了更嚴重的后果。
特別注意:持續胸痛、出冷汗和呼吸困難必須馬上引起重視,耽誤時間風險極高。
03 懷疑心梗時應該做什么?急救3步走
- 立即求助:第一反應不是等待自己緩解,而是馬上撥打急救電話(如 120),不要自己開車或者讓家屬獨自駕車送醫。
- 保持冷靜休息:患者應原地坐下,避免劇烈動作,松開領口。如果家里有備藥,按醫囑含服硝酸甘油(沒有醫生指導時不要隨便用藥)。
- 觀察生命體征:旁人要注意觀察患者呼吸與意識,如果出現暈厥、抽搐,應及時實施心肺復蘇(CPR)并等救援到來。
別自己逞強!多等一分鐘,心肌受損面積就大一分。
場景 | 正確處理 | 錯誤舉動 |
---|---|---|
外出時 | 就近坐下,打電話呼叫120 | 自己走去醫院或等車 |
在家 | 通知家人,靜坐等待救援 | 強忍不適,堅持繼續做事 |
有暈厥風險 | 準備實施CPR(胸外按壓) | 無人看護,單獨昏迷 |
04 醫院急診處理流程大揭秘
到醫院后,急診團隊會迅速展開評估,爭取每一秒。通常首選進行心電圖(ECG)檢查,這能幫助醫生判斷是不是心梗,以及大致梗塞的部位。有時會做多次ECG,比較動態變化。
如果心??赡苄愿?,會馬上抽血檢測心臟損傷標記物(如肌鈣蛋白)。同一時間,醫生也會詢問病史,了解發作起始、持續時間和既往心臟病等信息。
檢驗結果一旦明確,治療馬上跟進。很多醫院用的是“綠色通道”,就是心?;颊呖蓛炏仍\治,配合時間就是心肌的理念。通過這些流程,盡可能縮短“發病到開通血管”這段關鍵空白期。
檢查項目 | 主要作用 | 耗時 |
---|---|---|
心電圖 | 發現心肌是否急性缺血 | 10分鐘內 |
心臟標記物 | 確定心肌細胞是否壞死 | 60分鐘左右 |
其他檢查 | 輔助判斷風險及排查并發癥 | 視情況而定 |
關鍵:到院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心臟“修復”空間越大。
05 急性期藥物治療:哪個藥物最關鍵?
心梗急救時,藥物就像“守門員”,幫助打通堵塞、減少心肌損傷。主要藥物有下列幾種:
- 溶栓藥(比如阿替普酶) :用于部分無法及時支架手術的患者??稍邳S金時間內溶解血塊。
- 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血栓進一步形成。急診中會盡早讓患者咀嚼阿司匹林。
- 鎮痛藥(如嗎啡):只在疼痛劇烈時用,可以減輕胸痛、降低焦慮感,同時減少心臟負擔。
- 抗凝藥(如肝素):在部分患者中應用,幫助進一步“稀釋”血液,降低反復堵塞風險。
案例: 68歲的邢阿姨,心梗入院后,醫生立即給了阿司匹林和抗凝藥物?!拔覆皇娣€能用藥嗎?”她問。醫生解釋,及時用藥才能有效減少心肌損壞,療程會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調整,絕非一成不變。
注意:用藥時間、劑量及種類都要由醫生根據個人情況靈活調整,不要自己盲目用藥或停藥。
06 出院后的康復如何防范復發?
其實,心梗后可以活得好好的!關鍵在于出院后務必繼續關注康復和日常習慣。
出院康復要點
- 藥物照常服用: 依照醫囑,不要擅自停藥或加減劑量。
- 規律復查: 定期門診隨訪,常見頻率為1、3、6個月,之后六個月一次。
- 合理鍛煉: 步行、太極等低強度運動,循序漸進。
推薦食材 | 主要益處 | 食用建議 |
---|---|---|
燕麥 | 富含可溶性纖維,有助于血脂控制 | 可做早餐粥,每日半碗 |
橄欖油 | 單不飽和脂肪酸,幫助心臟健康 | 適量涼拌或烹飪主食 |
新鮮蔬菜 | 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 | 每餐均衡分配 |
魚類 | 富含Omega-3脂肪酸,輔助心血管保護 | 建議每周2~3次 |
偶爾也別忘了保持樂觀,適度參與社交,身心愉快對康復同樣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