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偶有輕微不適(如局部偶發性瘙癢,皮膚/黏膜表面細微突起)
舉例來說,有一位37歲男性患者,起初毫無異樣,只是偶爾感覺外生殖器發癢。直到某天洗澡時無意發現一兩顆小肉疣,這才去醫院檢查。從這個例子也能看出,HPV的早報警信號并不明顯,很多時候都容易忽略。
如果有過高危性行為、出現持續不明原因的外生殖器增生物,或篩查后發現異常,及時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測會更明智。
治療和預防不是“全靠一招”:針對HPV,科學規范的預防和治療才能讓大多數人遠離困擾。
如果檢查中發現HPV陽性且已出現病變,醫生會針對實際情況,選擇藥物、激光、冷凍、電切等多種方法處理,早發現早處理效果更好。
近年來,HPV疫苗不斷進步。高效型九價疫苗已廣泛應用,覆蓋更多病毒亞型。根據權威機構數據,打全程疫苗后相關癌癥風險下降超過80%。全球各地的接種率已經越來越高,尤其是在女性群體中。
比如澳大利亞推行全民接種后,年輕女性中的尖銳濕疣發病率幾乎清零,宮頸癌發生率也逐年下降。可見,疫苗的未來值得期待。
不少研究團隊還在開發可供口服、更易獲取的疫苗劑型。未來,不排除會為更多人帶來便利。不過,這一切依賴于公眾認識的提升和主動接種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