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情況:如何應對肺血管破裂引發的大咯血
01. 大咯血與肺血管破裂:先了解它是什么
有些健康狀況來得突然,就像平靜水面下突然翻涌的浪花。對于大咯血——尤其是由肺血管破裂導致的——很多人其實并不了解。簡單來說,肺血管破裂是肺部某根血管突然斷裂或破損,血液因此進入氣道,堵塞呼吸通道,這時候一次咳出大量鮮血,醫學上稱之為大咯血。
有個形象比喻,肺血管就像房屋里的自來水管,一旦出現破裂,水(此處是血)會迅速流得到處都是,引發“水災”般不可控的后果。
大咯血并不常見,但它的發作往往猝不及防,是嚴重的呼吸系統急癥,對身體影響極大。所以,先了解相關知識,遇到時候才能不慌亂。
02. 早期信號與明顯癥狀:哪些表現要重視?
階段 | 常見表現 |
---|---|
早期 | 偶爾咳痰帶血絲、輕微胸口發悶,易被誤以為小感冒 |
明顯階段 | 突然大量咳血(血液量較多、顏色較鮮紅);持續咳血、呼吸困難、胸部劇烈疼痛、甚至有窒息感 |
有位62歲的女性,長期慢性支氣管炎。最初只是偶爾發現痰中有血,沒太重視。沒想到一天清晨突然大量咳血,無法自行止住,最終趕到醫院搶救。
這個例子讓人明白,有血絲絕不是小事,一旦出現大量咳血,意味著危險升級,需要立刻就醫!
如果出現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冒冷汗等癥狀,應及時呼救,不要留在家中觀望。
03. 為什么肺血管容易破裂?這些因素不能忽視
- 慢性肺疾病:比如支氣管擴張、結核后遺癥等,長期反復炎癥讓肺血管壁變薄,容易破裂。
- 感染帶來的風險:有些細菌或病毒感染,可讓肺組織結構受損,增加出血風險。
- 腫瘤因素:某些肺部腫瘤可直接侵蝕或壓迫血管,使其破裂。
- 外傷與劇烈咳嗽:劇烈咳嗽、用力排痰、體力勞動后,血管壓力瞬間升高,也有可能使本就脆弱的血管斷裂。
- 少見遺傳因素:少數人血管先天結構異常,容易反復出血。
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慢性病患者中約有20%的人可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咯血。
由此可以看出,有基礎肺病的人群,一定要重點警惕。
04. 大咯血帶來的健康影響:危險比想象更大
說起來,肺血管破裂導致的大咯血不僅僅是“出點血”這么簡單。血液大量涌入氣道,會導致氧氣交換異常,甚至阻塞呼吸道。
- 呼吸道堵塞:血塊堵住氣管時,容易引發窒息,導致短時間內窒息風險驟升。
- 重度失血:一次性大量失血會讓血壓驟降,甚至休克,多器官功能受損。
- 精神和心理沖擊:大量鮮血噴出,讓患者及家人極度恐慌,判斷、行動都可能受影響。
有資料顯示,重度大咯血的致死率高達30%,一旦發作,不可拖延處理。
05. 急救前的準備:別忘這幾步
- 評估情況:判斷出血量、顏色(鮮紅多為大血管破裂),盡快區分大咯血和小量咳血。
- 安撫患者:患者情緒往往會劇烈波動,盡量用平靜語言安慰,減少緊張。
- 環境安全:保持通風,移除周圍障礙物,便于行動和急救。
- 備好急救物品:如一干凈毛巾、漱口用水、電話、小記本用于記錄發生時間和情況。
這些準備雖不起眼,但真正急救時每一步都可能幫得上大忙。
提前了解當地急救電話和附近醫療機構的位置,對緊急情況應對更有底氣。
06. 大咯血急救方法:操作要領一步一步來
- 立即就地休息:讓患者半坐位,頭偏向一側(血液不易吸入氣管),不要平躺。
- 口吐血液、避免吞咽:讓患者把血吐出口外,防止嗆入氣管。
- 查找出血側:如能判斷是哪一邊肺在出血(如習慣某側有疾?。?,讓患者朝這側臥下,有助于阻止血液灌入健康肺。
- 通知急救:迅速撥打急救電話120,詳細告知患者情況。
- 保持呼吸道暢通:如果患者頻繁咳血、氣短,用干凈紗布(或干凈毛巾)擦凈口鼻外血液,幫助保持氣道開放。
- 現場記錄:記下出血起始時間、咳出的血量(粗略估算),幫助醫生快速判斷。
如果患者出現意識喪失、呼吸停止,須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并等待急救人員到達。
面對大咯血,冷靜分步處理比什么都重要。這些做法雖看似簡單,實際在危險關頭都能保命。
07. 急救后的健康管理及預防建議
急救之后,這些方法建議長期堅持
飲食/措施 | 推薦理由 | 建議方式 |
---|---|---|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雞蛋、魚肉、豆制品) | 增強修復能力,幫助恢復組織 | 每天輪換攝入,葷素搭配 |
新鮮蔬菜水果 (橙子、胡蘿卜、菠菜) | 補充維生素C與A,增強毛細血管韌性 | 餐餐有果蔬,顏色盡量豐富 |
充足飲水 | 保持血液流動順暢,減輕呼吸道黏稠度 | 每天不少于1500ml,分多次慢慢喝 |
- 規律作息,避免勞累,休息好利于康復。
- 保持呼吸道濕潤,如果空氣太干可用加濕器。
- 定期體檢: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人,建議每年做一次胸部影像和肺功能檢查。
- 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隨訪、復查、康復過程均建議在有呼吸專科的醫院完成。
平日注意早睡早起、遠離 二手煙環境,對呼吸健康很有好處。
整體來看,做好康復和預防,比事后補救更安心。真正的健康,是日常累積下來的點滴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