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血管變成危險的風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急救與處理
01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血管壓力的“出口”
偶爾聽說身邊有人突然大出血,其實源頭可能不是胃本身,而是隨著肝病出現的一種特殊血管變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說白了,這其實就是在食管下段和胃上方,本來并不起眼的小靜脈,被異常壓力“逼”得鼓脹,像被吹大的小氣球。
主要原因,通常是肝硬化。肝臟的血液流通受阻,被“堵”在門靜脈,血流于是會“繞道”到胃底和食管附近的細小靜脈,讓這些原本不起眼的“支路”承擔起本不該屬于它們的壓力。這些變脆的血管在壓力下變得特別容易破裂,形成危險的“隱患帶”。
在肝硬化患者群中,靜脈曲張并不少見。醫學數據顯示,大約有50%中晚期肝硬化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這個發現,也提醒我們對伴有慢性肝病的群體要格外關注。
02 危險信號:警惕突發大出血
- 1. 吐血或嘔鮮紅色血液
日常飲食沒什么異常,突然在嘔吐時見到紅色或暗紅色血塊,要警覺。 - 2. 黑便
大便的顏色變得像瀝青一樣黑,而且臭味比平時重,這是血液經過胃腸消化后的表現,初期容易被誤解為吃了黑色食物,其實可能已是“蛛絲馬跡”。 - 3. 頭暈與乏力
血流丟失引發低血壓,突然覺得站不穩、眼前冒金星,說明本身血容量減少,此時身體其實已經“拉響警報”。 - 4. 冷汗和心慌
尤其在合并慢性肝病的患者身上,短時間內出現冷汗淋漓、心跳加快,需要考慮急性失血。
案例提個醒:一位55歲的男性肝硬化患者,原本只是覺得飯后腹脹,忽然夜間出現嘔吐大量鮮血,送醫時已明顯貧血。這類“沒有預兆的大出血”,往往讓家屬措手不及。
03 背后的原因是啥?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形成,與肝臟血流受阻密切相關。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肝硬化,肝細胞反復受損,纖維組織增生,把血流“逼”到別的地方。血管壁承受壓力越來越高,最后就像小河遇到堤壩,水流只能四處溢開,局部靜脈變得又粗又脆。
影響因素 | 具體表現 |
---|---|
肝硬化 | 血流受壓,靜脈曲張明顯 |
門靜脈高壓 | 血管承壓過高,血液向曲張靜脈分流 |
年齡增大 | 血管彈性變差,容易擴張或破裂 |
既往胃腸道出血史 | 復發風險上升,需要小心監控 |
遺傳與慢性疾病 | 有些家族性肝病病例靜脈曲張更易出現 |
研究顯示,在肝硬化患者中,一旦靜脈曲張破裂,首次出血死亡率可達10%-20%。這組數據雖讓人心驚,但更說明早期識別和預防的重要性。
04 急救怎么辦?實用應對技巧
- 保持鎮靜,減少活動 ??
切勿慌亂大喊或劇烈活動,這樣會加劇出血?;颊弑M量半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血液嗆入氣管。 - 立即呼叫急救 ??
一旦有大出血表現,迅速撥打120。不要盲目自行送醫,否則可能延誤專業救治。 - 避免進食和飲水
此時胃腸道正處于高風險狀態,貿然進食飲水可能加重病情,專業救護到前應禁食禁水。 - 不要自行施壓腹部
常有誤解試圖用熱敷、冷敷壓迫腹部,這些做法效果有限且可能帶來新的風險。
05 醫院里的專業處理流程
到醫院急診后,團隊會先立刻評估生命體征——血壓、心跳、呼吸。失血明顯時,首先進行靜脈輸液、迅速補液,必要時輸血。例如,一位61歲的女性患者,送至急診后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含有止血成分的藥物同時靜脈注射,以縮短出血時間。
- 靜脈補液、輸血:確保循環穩定,改善貧血和低血壓。
- 止血藥物:如使用生長抑素、奧曲肽等,幫助減緩出血。
- 內鏡檢查及治療:緊急內鏡下結扎、硬化治療,直接阻斷出血點,有時也用氣囊對曲張靜脈施加壓力止血。
- 基礎支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抗生素預防感染、監測凝血功能,防止更多并發癥。
急救環節 | 具體措施舉例 |
---|---|
搶救初步 | 兩路靜脈補液,輸備血 |
止血藥物 | 生長抑素、血管加壓素 |
內鏡治療 | 靜脈套扎/硬化、“氣囊壓迫” |
06 平時如何管理和減少復發?
急性危險過后,把門護好了,也要防“舊患復燃”。其實重建健康的關鍵,還是得長期管理。很多肝硬化和靜脈曲張患者即使穩定了,也容易再出血。因此,平時的飲食和生活方式要格外注意。
推薦食物 | 健康功效 | 食用建議 |
---|---|---|
瘦肉(如雞胸肉) | 補充優質蛋白,促進修復 | 每餐一小份,避免暴飲暴食 |
新鮮蔬果 | 富含維生素C,增強血管彈性 | 每天至少三種蔬菜,兩種水果 |
燕麥/雜糧粥 | 溫和增加膳食纖維,護消化道 | 早餐替換白粥,更利于肝臟及腸道 |
綠葉蔬菜 | 富含葉酸,增強血小板功能 | 燉煮清淡,避免重油重鹽 |
- 規律作息,減輕肝負擔:保證每天充足睡眠,對肝臟修復大有好處。
- 避免劇烈腹壓用力:便秘時不要長時間用力,防止血管壓力驟增,可以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預防便秘。
- 慢性病控制: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務必規律服藥、定期復查。
07 提升認知,家庭配合很關鍵
很多患者覺得“查不查都一樣”“我平時挺好”,其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就是這種低調埋雷的“隱形炸彈”。只有自己和家屬了解出血信號,出現癥狀時才不會手忙腳亂。有些家屬從醫生那里學會了“一旦出血如何保持氣道通暢”,果斷應對,為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
- 定期普及健康知識:肝病患者及家屬可以關注醫院、社區的健康講座,掌握必要急救步驟。
- 用藥依從性:醫生開的防曲張復發和降門脈壓力藥物要按時服用,不可隨意停藥或更換劑量。
- 多關注身體變化:對于不明原因的乏力、黑便、食欲下降,家人可以幫助記日記觀察,配合醫生指導。
總的來說,及時就醫和生活管理緊密配合,是預防大出血的不二法門。一家人一起參與到疾病管理中,非常重要。
其實,很多看似突然的危險,往往背后早有跡象。只要我們多一份重視,肝臟、胃、血管這三位“合伙人”大多數時候都能和平共處。遇到問題,別慌、別等、別扛,按步驟謹慎處理,風險自然會降低。如果你身邊正好有人有關肝問題,建議把這份實用的急救和預防指南分享給他們——有時候,一點點提前的準備,就能夠讓危急時刻多一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