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大出血:緊急救助從何入手?
01 消化性潰瘍到底是什么?
說到消化性潰瘍,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胃疼”,其實它遠比普通的胃不適要復雜一點。消化性潰瘍通常是指胃或者十二指腸粘膜因胃酸等自身分泌物侵蝕后,局部出現“坑洼”,甚至造成小部分出血。平時或許只有隱隱約約的脹痛、偶爾一頓飯吃多就覺得不舒服,這些信號很容易被忽視。
不過,潰瘍就像墻面起的小裂縫——沒人處理,時間久了可能變成大洞,有時候情況甚至會急轉直下。值得關注的是,大約有10%成年人一生中可能會遇上消化性潰瘍(來源:流行病學調查)。
02 潰瘍大出血可能帶來什么危險?
潰瘍雖然是小病,但一旦出血,局面往往變得棘手。有點像口袋突然被劃破,原本藏在里面的血就會迅速流失。不僅僅是“疼”,更多的是生命危險——嚴重時可能導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威脅生命。
大出血的危害 | 對于健康的影響 |
---|---|
大量失血 | 嚴重貧血、休克,出現頭暈、心慌等癥狀 |
搶救不及時 | 可能造成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
反復發作 | 恢復慢,日常生活、工作受影響 |
別忽視: 在所有消化道出血中,潰瘍大出血占了相當的比例。醫學資料顯示,這類出血在中老年群體更為高發。
03 這些癥狀說明情況不簡單
日常生活中,偶爾胃疼、輕微不適也許只是普通潰瘍,但大出血通常不會悄悄來臨。以下是需要重點識別的癥狀:
- 嘔血: 吐出的內容像咖啡渣、水一樣暗紅。比如有位52歲的男士,早餐后突然嘔吐出大量咖色液體,伴隨頭暈,就是典型急性癥狀。
- 黑便: 大便顏色像柏油一樣發黑,粘稠,量多時伴有腹痛。不同于普通的“黑心香蕉”狀便,這種黑便臭味重、出現得很突然。
- 虛弱、心慌: 大量失血導致身體供不上氧氣,明顯乏力、站不住,心跳加快,有時候還會冒冷汗。
從這些信號可以看出,只要出現了嘔血、黑便,或者突然變得無法起身,都要提高警覺,不要以為只是“吃壞肚子”。
04 如何在等待救護時做初步急救???
如果身邊人突然出現嘔血或明顯黑便,不要慌亂,也千萬別試圖“催吐”或讓對方喝很多水。下面這份簡單的急救流程,可以幫助穩定患者情況,同時為救護贏得時間:
- 幫助平躺:讓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嘔血時吞入氣管。
- 保持安靜:避免劇烈活動,動作越大出血越快。
- 禁止進食:不要吃喝任何東西,尤其是熱水或刺激性飲品。
- 解開領口褲帶:保持呼吸通暢。
- 隨時記錄時間/癥狀:幫醫生掌握出血情況。
05 哪些情況必須立刻呼叫急救???
大出血不是所有人都能自己扛過去,做到見招拆招非常重要。如果遇到下面這些信號,家屬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撥打急救電話:
- 劇烈、持續大量嘔血或出現黑便,人變得很虛弱、冒冷汗。
- 意識模糊,說話含糊、無法站立,甚至昏昏欲睡。
- 有基礎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或者高齡患者突然出血體力急劇下降。
- 小朋友或老年人出現任何疑似消化道大出血癥狀(包括嘔血、黑便)。
有位68歲的女性,平時身體還行,有一次晚飯后突然感到惡心、幾小時后嘔血,出現頭暈、冒冷汗,這種情況就必須馬上呼叫救護車。
06 康復期管理——日常防護細節??
經過治療出院了,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了。簡單來講,養胃護體、規律作息加上謹慎飲食,是減少復發和促進恢復的關鍵。
推薦食物 | 具體好處 | 建議吃法 |
---|---|---|
牛奶 | 保護胃粘膜、減少酸性刺激 | 每日一杯,溫熱飲用 |
蜂蜜 | 黏膜修復、有緩和作用 | 早晚一勺,可以溫水沖服 |
粥、面條 | 易消化,減少胃負擔 | 選擇稠一點,軟一點為宜 |
蒸雞蛋羹 | 補充蛋白質,溫和不刺激 | 隔天一次,推薦無鹽清淡版 |
- 規律作息,按時進餐,避免暴飲暴食。
- 建議40歲以后定期做胃部檢查,一般2年一次比較合適。
- 藥物調整一定聽從醫生建議,有問題及時復診。
- 恢復期情緒波動大時,多和家人交流,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