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指南:守護健康的第一步
晚上在小區散步,有人跌倒在臺階上,周圍的人一邊幫忙,一邊商量是不是骨折了,其實日常生活里不小心摔傷,輕則皮外傷,重則骨頭斷裂,怎么判斷和處理常常讓很多人手足無措。如果身邊的親友突然受傷了,第一步我們應該做什么?骨折急救其實沒那么難,只要掌握了對的方法,關鍵時刻就能幫到人。
01 什么是骨折?常見類型有啥不同
骨折,說白了就是骨頭斷了或裂了,不過,并不是只有“骨折”這一個名字。在醫學上,它還有開放性和閉合性之分。簡單來說,開放性骨折就是傷口處皮膚破了,甚至骨頭都露出來了;閉合性骨折則沒有外傷,骨斷在皮下。除此之外,還有斜形、螺旋、粉碎等分型,但生活中常見的以跌倒、被撞壓等造成的閉合性骨折為主。
類型 | 表現 | 常見原因 |
---|---|---|
閉合(常見) | 皮膚完整,骨在皮下斷裂 | 摔倒、運動傷 |
開放(嚴重) | 皮膚破損,骨端可能外露 | 交通意外、重物砸傷 |
粉碎/斜形等 | 骨頭成多段或斜裂 | 高空墜落、猛烈撞擊 |
骨折和年紀、骨質疏松也有關系,老年人即便輕輕一摔,也可能骨折。日常運動、爬山、交通意外中,這些意外都時有發生。
02 哪些現象要小心可能是骨折?
并不是每次跌倒都骨折,那怎么動手判斷?其實,有些表現可以幫我們初步判斷有沒有骨折。
- 異常疼痛: 如果受傷后劇烈疼痛,尤其是稍微晃動、擠壓更痛,別大意。
比如,一位64歲阿姨下樓梯崴腳,腳越來越疼,連小腿都不能承重,最后X光證實脛骨骨折。 - 腫脹或畸形: 明顯變形,或腫得像饅頭一樣,就是警告信號。
- 活動受限: 平時能抬、能伸的部位動不了,疼痛不適加重,要小心。
- 聽見"咔嚓"聲: 有人摔下去時突然聽到異常聲響,這種情況下風險更大。
- 麻木和刺痛: 受傷部位麻、木,甚至手指腳趾失去感覺,也要提防。
03 骨折急救的頭兩步:穩和靜
發現有人疑似骨折,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趕緊“扶起來”,其實這種做法反而容易傷上加傷。最關鍵的原則其實就兩個字:穩住。
- 不要隨意移動傷者: 除非有危險(如火災),否則不要急著挪動傷員,防止骨頭刺破血管或神經。
- 保持傷部靜止: 有時骨頭斷口不穩,亂搬動可能讓碎片切到軟組織,帶來更大傷害。
- 安慰和觀察: 受傷后人容易緊張,加劇疼痛或者出現暈厥,及時安撫、遮蓋保暖很重要。
錯誤示范 | 正確做法 |
立即拉拽傷肢 → | 讓傷肢保持原位,別盲目搬動 |
04 骨折急救三步走:做啥最重要?
如果骨折合并出血,用干凈布(如毛巾、紗布)壓住,有條件可以適當包扎止血,但別繃得太緊。如果血還流個不停,可在傷口近心端(靠近心臟那一側)適度結扎(僅限短時間)。
最省事的“夾板”其實可以用硬紙板、小木板、雨傘、甚至書本替代,然后用布、圍巾或帶子纏牢,上下至少各綁兩處,傷部別再活動。如果大腿或髖部骨折,可讓傷腿與好腿綁在一起。
一旦固定好,馬上撥打120,盡量別自己送。如果必須轉運,最好用平板抬送,忌彎折受傷部位。
- 夾板長度要超過傷口兩端的關節。
- 夾板與肢體之間墊一層布減少摩擦。
- 盡量避免讓傷肢下垂。
05 誤區大盤點:這些急救法千萬別用
- 亂按摩骨折部位: 覺得“揉揉就好”,其實會加重斷口錯位,甚至導致內部出血擴大。
- 擅自拉伸或正骨: 有人以為像脫臼一樣推一推、拉一拉能對好骨位,但這是治療而非急救,容易把骨尖推進血管里,導致更大損傷。
- 直接喝水或吃藥: 嚴重骨折后不建議立刻飲水、進食或服藥,如果要手術,麻醉前可能有禁食要求。
- 只顧止血不顧固定: 有人受傷后一味按壓止血,忘了要同時固定骨折,否則再次移動時剛止的血又會流出來。
舉例:有位23歲男性下樓梯摔倒,同行朋友以為是脫臼使勁拉扯,結果傷情加重,傷后第二天腫脹明顯,醫院拍片發現骨折端已錯位,需要更復雜的復位處理。
06 康復期應該怎么做?日常調理這樣更好
骨折急救不是結束,更重要的是后續的康復,合理養護能縮短恢復時間,降低后遺癥風險。
- 專業康復鍛煉: 骨折恢復期,醫生會根據骨折類型和部位制訂康復計劃,比如適當的關節運動,預防僵硬和肌肉萎縮。通常早中期做靜力訓練,后期再慢慢增加負重或活動范圍。
- 心理支持也要重視: 大人摔傷,特別是長時間臥床或需要拄拐時,難免情緒波動。家人多鼓勵,幫其樹立信心,能改善情緒和康復效果。
- 吃什么有益骨折愈合?
推薦食物 作用特點 建議方式 牛奶/酸奶 補充鈣質,利于骨骼修復 每日250-500ml,早餐、晚餐后 豆制品 植物蛋白,輔助新骨生成 中餐搭配炒菜或湯類 雞蛋/瘦肉 優質蛋白助力愈合 每日1-2枚雞蛋、100g瘦肉 新鮮蔬果 富含維C,促進膠原合成 水果餐或三餐加蔬菜 - 生活方式調整: 康復期間少抽煙、充足睡眠,保持窗戶通風,這都幫身體更快修復。
- 什么時候需要回醫院? 如果石膏附近發麻、腫脹變重、疼痛嚴重,或發現局部發黑,一定及時就醫,這些可能屬于并發癥警報。
骨折聽起來嚇人,真正應對起來只要不慌、穩住、固定,基本能跨過最危險的一步。日常生活里掌握急救知識,遇到類似的意外時不容易出錯。下次身邊有人摔傷,不妨回想今天學到的要點,第一時間正確處理,讓健康的“交通要道”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