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急救:黃金時間內的生命救援
01 什么是腦卒中?
和朋友家人聚餐時,忽然有人不說話,臉色變了,手里的筷子掉到桌上。如果你遇到類似的場景,千萬別以為只是累了或低血糖。腦卒中就像突如其來的“斷電”,一時沒有癥狀,接著就是身體的信號突然全面失靈。
簡單來說,腦卒中指的是大腦里的血管突然“堵住”或“爆掉”。常見類型分為兩種:缺血性腦卒中(血管被堵住,血流跑不通)和出血性腦卒中(血管破裂,血涌到腦組織)。不管哪種,對身體健康的威脅都很大,一旦大腦缺血、缺氧,幾十分鐘內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TIPS:腦卒中有時被稱為“中風”,但其實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說法。
02 腦卒中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類型 | 表現 | 舉例說明 |
---|---|---|
早期信號 | 輕微、偶爾出現 | 有時說話短暫含糊,偶爾單側手臂有點無力,過一會又恢復 |
典型癥狀 | 嚴重、持續發作 |
|
小貼士:癥狀出現快,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就可能遲發加重,不要指望自行恢復。
03 為什么急救時機特別重要?
腦卒中被稱為“時間腦”。簡單地說,每1分鐘,腦細胞就會死去190萬個。錯過“急救窗口期”,結果完全不同。
- 黃金時間:發病后三小時內。
- 在這個時間內,科學治療能救回更多腦細胞,提高恢復和生活質量。
- 研究顯示:越早送醫,患者存活和恢復日?;顒拥母怕试礁?。
提醒大家:等一等、看看再說,是腦卒中急救中最常見的誤區之一。
04 急救前要做哪些準備?
- 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說明出現疑似腦卒中癥狀,并告知準確位置。
- 記住發作時間,搶救用藥窗口依賴這個時間點判斷。
- 留意患者藥物/病史,有條件可以準備近期用藥和慢病信息,方便急救醫生判斷。
- 勿喂水、喂藥,以防吞咽障礙造成窒息。
注意:不建議家中自行打點滴,也不要試圖讓患者“休息一下再說”,拖延會增加風險。
05 等救護車時怎么做?
- 讓患者原地平躺,頭側偏一邊(方便嘔吐物排出,避免誤吸)。
- 保持呼吸通暢,松開衣領,隨時觀察面色和呼吸。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不要圍觀過多讓患者緊張。
- 記錄癥狀進展,比如什么時候不能說話、什么時候肢體動不了了,方便醫護判斷。
別忘了:無論多緊急,都不要隨便移動病人,以免跌倒或加重傷害。
06 為什么會得腦卒中?
腦卒中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常見原因主要有這些:
- 高血壓:血壓長期居高不下,導致血管壁損傷,是最主要的元兇。
- 高血糖、高血脂:這些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幫兇”,讓血管更容易堵塞或破裂。
- 長期吸煙、酗酒:煙和酒會損壞血管內皮,加速斑塊形成。
- 缺少運動:讓血液循環變慢,增加血栓發生風險。
- 年齡增長:研究發現,55歲以后風險顯著上升。
- 遺傳因素:有家族史的人群風險更高,但也不是絕對。
數據提示:全球每年約有1/6的人可能一生中經歷一次腦卒中,所以不能抱有僥幸心理。
07 怎么做,才能預防腦卒中?
說起來,預防腦卒中主要靠調整日常生活習慣,用下面的方法不一定100%能防住腦卒中,卻會讓風險顯著降低。
健康行為 | 具體建議 | 益處說明 |
---|---|---|
新鮮蔬果 ?? | 每天至少吃500克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 | 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保護血管彈性 |
優質蛋白 ?? | 可以多吃大豆、魚、雞肉等 | 幫助修復組織,平衡血脂 |
粗糧雜豆 ?? | 主食里加入燕麥、玉米、紅豆 | 有助于控制血糖,減少心血管負擔 |
適量堅果 ?? | 每天一小把核桃、腰果 | 補充健康脂肪,有益大腦和血管 |
實際建議:建議定期測量血壓、血脂和血糖。40歲以后,尤其應該每年做一次體檢。一旦發現高血壓、高脂血癥或糖尿病,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按醫囑用藥。
其實,腦卒中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早識別早行動。無論是家人還是自己,遇到相關癥狀時,別猶豫,第一時間送到醫院。關注日常飲食、堅持鍛煉、定期體檢,是給健康加上多一重保險。如果你身邊有人有過短暫的說話不清,或偶爾一側身體發麻,這一切都值得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