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這些癥狀別忽視,科學應對很簡單
01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就是感染嗎?
有時秋冬一到,家里茶杯就被熱水和姜片占據了半邊天,為什么這些季節流感總是來得猝不及防?其實,上呼吸道感染并不只有我們熟悉的“感冒”,它還包括流感、咽炎、喉炎等等,影響的主要是鼻腔、咽喉和氣管這些“呼吸道的交通要道"。
說起來,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幕后黑手”多是各種病毒,比如流感病毒、鼻病毒,也有一部分患者是被細菌感染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每年冬春是高發季,所以不只是小孩子,成年人也容易被“點名”。不過,兩者最主要區別在于:普通感冒多為輕癥,恢復快;流感等病毒性感染癥狀重、起病急,要格外提高警惕。
02 出現哪些癥狀要警惕上呼吸道感染?
很多時候,感冒剛開始的癥狀其實很容易讓人忽略。輕微的鼻塞、偶爾的喉嚨癢,是不是常被當作“多喝熱水就好”?但如果癥狀升級,就絕不能掉以輕心——
- ?? 持續鼻塞、流濃涕:不是偶爾清鼻涕,而是一直塞堵,甚至出現黃綠色分泌物。
- ?? 持續高熱(≥38.5℃):熱度一天比一天高,用退燒藥短暫退下,沒多久又升上去了。
- ????? 明顯咽痛、吞咽困難:吃飯喝水都疼,全身乏力,或者還伴隨嗓音沙啞。
- ?? 呼吸急促、喘息:出現胸悶、氣短、咳嗽劇烈。
有些人群更需格外留神。比如,嬰幼兒和老年人,哪怕只是吃飯變少、精神萎靡,也要盡早到醫院,很多危重感染就是這樣悄無聲息地加重的。
03 為什么容易得呼吸道感染?病毒怎么傳播的?
天一冷為什么就容易生???實話說,環境和自身情況都影響了感染風險。病毒傳播一般離不開飛沫和手接觸。舉例來說,辦公室里有人咳嗽,如果沒有及時開窗通風,空氣中小小的飛沫(比如打噴嚏時“飄出”的微小液滴)很快就會附著在門把手、桌面或其他物品上。許多研究發現,一個人摸了含有病毒的表面,再摸鼻子、揉眼睛,就很可能“自投羅網”。
除了傳播渠道,個人免疫力同樣起著決定性作用。換季、熬夜、營養跟不上或者有慢性疾病的人,身體自身的防護能力會變弱,病毒就更容易“乘虛而入”。而秋冬干燥低溫,也是呼吸道感染頻發的“天時”,病毒更容易繁殖生存。中國某省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冬季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數量,是夏天的3倍以上。
04 需要做哪些檢查?抽血拍片有必要嗎?
一著涼發燒,很多人會心里發慌:我是該驗個血,還是直接做個胸片?其實并不是每一例上呼吸道感染都要全面檢查,針對癥狀輕重選擇才合理。
檢查項目 | 適用情況 | 主要作用 |
---|---|---|
咽拭子病原檢測 | 高熱不退/癥狀嚴重或懷疑流感/新冠 | 明確病毒或細菌類型,便于分清對癥治療 |
血常規 | 高燒/反復不愈/或醫生判斷感染加重 | 初步判斷感染類型(可能是細菌還是病毒) |
X光或CT拍片 | 疑有肺部并發癥、劇烈咳喘、呼吸困難時 | 排除肺炎等下呼吸道疾病 |
比如,上個月有位38歲的男性患者,高熱持續4天伴有劇烈咳嗽,醫生為其安排了血常規、咽拭子和胸部CT,最終確定為流感合并肺炎,迅速住院治療,很快好轉。這說明,適時合理的檢查能幫助盡早明確病因,避免耽誤。
05 抗生素要用嗎?有哪些科學治療方法?
很多朋友一咳嗽就習慣性想買“消炎藥”抗生素。但實際上,80%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屬于病毒感染(如流感、普通感冒),抗生素根本不起作用。服用抗生素除了對身體無益,還可能帶來耐藥、過敏等副作用。
- 靠身體自愈為主,對癥用藥(緩解鼻塞、咽痛、退燒)
- 多休息、多喝水
- 經醫生辨別后才考慮抗生素
- 嚴格遵照用藥療程,不隨意停藥
還有些朋友會問:“可以同時吃幾種退燒藥、多種止咳藥嗎?”答案是不要隨便混用,必要時應咨詢醫生,避免藥物疊加增加副作用。
06 感染后如何護理?多久能恢復正常?
病毒感染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大部分普通上呼吸道感染7~10天便能逐步好轉??茖W的居家護理,能加快身體“修復工廠”的運轉,讓你更快恢復元氣。
- ?? 充足飲水:有助于稀釋分泌物,緩解咽喉不適
- ??? 充分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別帶病堅持工作
- ?? 均衡飲食:適量新鮮蔬果提供維生素和能量
- ?? 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咳嗽捂口鼻、定期通風
- 體溫正常24小時后(不依賴退燒藥)再考慮返崗
- 無劇烈咳嗽、全身癥狀緩解后
有位3歲小朋友感染后,父母按醫生建議悉心照顧,一周后就恢復到能開開心心去幼兒園的狀態。這個例子也提醒我們,科學護理和適當的恢復期很關鍵,別圖快急著上班上學,反而容易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