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科普知識
01 什么是肺癌???
坐地鐵的時候,有沒有人突然咳嗽不止?如果只是偶爾,往往不會太在意。但其實,肺是帶氧的"交通要道",一旦里頭出現異常細胞,反復生長、堆積,就可能形成肺癌。簡單來說,肺癌就是肺部某一處的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地繁殖,慢慢地擠占了正常的組織。
肺癌按發展形態分為兩大類: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前者發病率更高,生長速度略慢,后者雖然不常見,但發展得快。兩者初期都不會有什么特別明顯的癥狀,所以容易被忽視。等到被發現時,可能已經影響到呼吸甚至轉移到身體別的地方。這也是肺癌在國內外成為最常見的癌癥死亡原因之一的原因。
其實,肺部就像我們的空氣過濾器。長年累月接觸香煙、污染空氣或者某些化學品時,過濾器會出問題,細胞出錯的機會自然也變大。
02 肺癌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很多朋友覺得,肺癌是不是只有咳嗽?其實早期可能只是輕微發作,比如偶爾咳兩聲、感覺有點乏累或者胸口隱隱不適。這些變化太細微,容易被當成普通感冒或者身體沒休息好。
隨著病情加重,癥狀會越來越明顯。比如:
- 長期、持續性咳嗽(有時候伴有痰)
- 胸痛,尤其呼吸或者咳嗽時感覺更重
- 呼吸變短促、容易氣喘
- 咳血(咯血)、聲音嘶啞
- 反復的肺部感染(例如老是得肺炎)
- 全身乏力、食欲下降、體重明顯減少
比如,一個66歲的男性因為肺癌晚期,還出現了乏力、腹痛、貧血等全身癥狀。這個案例提醒我們,持續的胸部不適、長期咳嗽或莫名體重下降都不能掉以輕心。如果癥狀久久不退,即使只是低燒或輕咳,也要及時去醫院看看。
03 肺癌的病因與風險因素??
為什么有人會得肺癌?"吸煙"可以說是最大的罪魁禍首。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的肺癌和吸煙有關。煙霧中的化學物質進入肺部,反復刺激就容易讓正常細胞發生改變??刹皇侵挥凶约撼闊熡酗L險,長期吸二手煙也危險。
其他因素還包括:
- 接觸有害氣體(比如汽車尾氣、室內PM2.5、某些裝修材料)
- 職業暴露,如經常接觸石棉、氡氣或者金屬粉塵的工人
- 長期生活在高污染地區,空氣質量差
- 有家族肺癌史,遺傳風險增加
- 年紀增長后,細胞自我修復能力變弱
- 既往慢性肺部疾?。ㄈ缃Y核、慢阻肺等)
研究顯示,年齡越大風險也更高。例如許多病例集中在50歲以后。所以,不僅吸煙者要警惕,年紀稍大的朋友、有家族史或者常年暴露在有害環境的工作者都要增加關注。
04 肺癌的檢查與診斷方法 ??
當有了持續性咳嗽、胸痛或者不明原因體重下降,醫生會建議進行相關檢查。主要流程如下:
- 影像學檢查: 最常用的是胸部X光和CT(尤其是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肺部有無腫塊、陰影。
- 支氣管鏡或活檢: 如果影像學提示異常,醫生會取一小塊組織送檢,來判斷是不是癌癥以及癌癥的類型。
- 基因檢測: 越來越多的醫院進行腫瘤標志物或突變的基因檢測,幫助后續及時用上最合適的藥物。
- 輔助檢測: 比如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用于了解患者整體健康狀態。
一位66歲的患者,經過CT發現右上肺有明顯病灶,后續活檢還查出了特定基因突變。這些檢查結果,最終幫助醫生確定了合適的個性化治療方案。遇到身體持續異常,靠常規體檢并不夠,應該盡早到呼吸、腫瘤??萍皶r做專業影像和相關檢查。
05 肺癌的治療選擇 ??
肺癌的治療多數講究“個體化”——需要根據腫瘤類型、分期、體質等因素綜合考慮。常見方案包括以下幾種(并不會每個人都用全):
- 手術: 早期且局限在肺部時,優先選擇。有不少病例能通過手術切除腫瘤。
- 放療: 用高能射線直接照射腫瘤,常用于不適合手術,或術后輔助。
- 化療: 通過藥物殺死癌細胞,對中晚期或有轉移的患者尤為重要。部分方案會綜合放療或手術一同進行。
- 靶向治療: 針對某些特定基因突變,比如文章開頭那位患者的BRAF突變,選擇匹配的藥物,效果往往更精準。
- 免疫治療: 讓身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重新發現并清除癌細胞,近年來成為新熱點。
說起來,每種治療都有適應癥和副作用,醫生會結合具體病情“量身定制”。比如有患者全身多處轉移,主攻方案就成了靶向藥加上對癥支持治療。日常管理,像止痛、調節腸胃、改善呼吸等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萬一感到副作用明顯或者身體有新情況,要主動隨訪,及時告知醫生。
06 如何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治療只是第一步。怎么讓身體和生活盡可能恢復,其實后續管理也很重要。臨床發現,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支持能極大提升患者的體驗與信心。例如,科學飲食、規律鍛煉和心理調適是幫助身體復原的“三駕馬車”。
-
食物推薦:
- 新鮮蔬果 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成分,有助于機體免疫;建議每日搭配紅黃綠不同顏色的蔬菜。
- 優質蛋白 如魚肉、雞蛋、豆制品、低脂牛奶,能幫助修補組織;每餐搭配適量,身體消化起來更輕松。
- 全谷雜糧 包括燕麥、糙米、小米等,補充膳食纖維,幫助腸道蠕動。
- 適度運動: 除非身體實在虛弱,建議每日適量步行、做些拉伸和呼吸運動。如果氣短厲害,也可以試試坐著練習深呼吸。
- 心理支持: 保持情緒平穩很關鍵。家人陪伴、參加互助小組、和專業醫生交流都會有幫助。有時候和朋友聊聊,釋放壓力,其實也是很好的“藥方”。
- 定期隨訪: 每次治療后要按時復查,比如做血常規、肝腎功能或腫瘤標志物檢測。有新癥狀及時聯系醫生,不要拖延。
日常生活中,有的患者配合中醫輔助,如穴位貼敷、耳穴壓豆,有助于緩解便秘、惡心等常見不適。不過,中醫方法最好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和西藥沖突。
最后的建議是,別自己扛著。遇到情緒低落、食欲不振、體力下降,可以主動尋求家人和醫療團隊幫助。肺癌雖然復雜,但科學管理和積極配合,能讓生活繼續前進。希望這些實用建議能帶來一些真實的幫助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