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仍需警惕!腦血管健康不可忽視
根據患者的頭部影像檢查報告,影像描述顯示腦實質密度均勻,未見異常密度影;腦溝裂、腦池室大小、形態、密度、位置未見明顯異常,中線結構居中。不過,雙側頸內動脈區出現點狀鈣化影。臨床診斷為后循環缺血。
后循環缺血是指供應腦后部的血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導致局部缺血。75歲高齡患者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動脈硬化或高血壓等慢性病有關。
后循環缺血:別掉以輕心
后循環缺血是因為大腦后方的血液供應受到阻礙而導致的。造成這種阻礙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動脈內膜不規則增厚、夾層、血栓形成等。通過影像檢查發現的點狀鈣化影,常常是慢性動脈硬化的表現。
根據《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后循環缺血患者有較高的卒中風險。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嚴重后果,如腦梗死。該病主要影響腦干、小腦和枕葉等重要區域,這些區域負責人體的基本生命活動和視覺信號處理。一旦這些區域受到損害,可導致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治療后循環缺血的常見方案
后循環缺血的治療方案通常依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決定。對于一般患者,醫生可能建議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或抗凝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此外,還可能應用他汀類藥物來控制血脂水平,減慢動脈硬化進程。對于病情較嚴重者,可能需要進行血管內手術,如血管成形術或支架植入,以恢復正常血液流動。
預防腦血管疾病小貼士
對于高危人群,如高齡人士或有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史等背景的人群,預防腦血管疾病尤其重要。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關鍵。飲食盡量低鹽、低脂、高纖維,多食新鮮果蔬,少食油膩食品。其次,適量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每天至少保持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如快走或游泳。定期體檢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應更加注重血壓、血脂和血糖的監測。
總之,盡管年紀大了,仍需對自己的健康上心。凡事早發現、早治療,定期就診并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可以更好地管理健康狀況,減少嚴重合并癥的發生。
預防為主,重視健康
引用文獻
- Ellis, C., & Fielding, S. M. (2020). The implications of vertebrobasilar ischemia. The Lancet Neurology.
- Wardlaw, J. M., & Smith, C. (2015). Role of Statins in Preventing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Pri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Neurolog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