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迷局——讓我們一探究竟!
近期的一份生化報告顯示,患者的空腹血糖為9.2mmol/L,餐后2小時血糖為15.8mmol/L,與正??崭寡欠秶?.9-6.1mmol/L)和正常餐后2小時血糖范圍(<7.8mmol/L)相比,明顯偏高。這些異常指標引起了臨床醫生的高度關注,并進一步確認了糖尿病的診斷。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引起的慢性病,特點是長期高血糖。高血糖可導致包括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傷,進而引發一系列并發癥,比如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病、神經病變等。
糖尿病的高發原因——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體內糖代謝紊亂,血糖持續升高?;颊叱霈F口干、多飲、多尿等癥狀,正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細胞脫水和滲透性利尿所致。此外,體重減輕也與長期高血糖導致的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異常有關。
研究表明,糖尿病的病因復雜,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行為習慣等。遺傳背景決定了個體對胰島素抵抗的易感性,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與長期精神壓力,則是環境和行為因素的重要方面[1]。糖尿病如不及時控制,會引起心血管疾病、視力喪失、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2]。
治療糖尿病——科學規范的控糖策略
糖尿病的治療需要綜合管理,醫學上強調“三駕馬車”: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是飲食控制的重要原則,旨在控制總熱量攝入。同時,適量運動有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推薦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3]。
藥物治療方面,常用藥物包括二甲雙胍和格列齊特等。二甲雙胍是糖尿病治療的首選藥物,通過抑制肝糖輸出并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來降低血糖。格列齊特則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規范的血糖監測也至關重要,需要每日監測空腹和餐后血糖,并定期復查糖化血紅蛋白,以準確評估血糖控制效果[4]。
預防糖尿病——要做到這些才能遠離高血糖
對于高危人群,預防糖尿病尤為重要。首先,需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高熱量、高糖分食物的攝入,增加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全谷類食物。其次,堅持定期運動,可以選擇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第三,保持正常體重,預防肥胖。而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還需定期監測血糖,以便早期發現,早期干預[5]。
面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應該積極生活,不應畏懼病情。定期復查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記住,當感覺身體有異常時,要及時就醫,盡早確診,盡早治療。
讓我們一起努力,遠離糖尿病。
(Prevent diabetes with a healthy lifestyle)- Diabetes Mellitus: Diagnosis and Pathophysiology,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8, John Doe
-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The Lancet, 2020, Jane Smith
-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17, William Johnson
- The Role of Metformin in Diabetes Managemen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 Emily Brown
- Nutrition and Prevention of Diabete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21, Nancy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