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可怕嗎?你可能忽視了這些癥狀!
在黑龍江大慶市,有一位年過半百的患者,常年飽受胃病的困擾。她因中上腹脹前往醫院就診,經電子胃鏡檢查發現,她的胃部存在淺表糜爛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及消化不良。這些癥狀和疾病聽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實際上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
在這位女性病例中,電子胃鏡發現她的胃底和胃體有多發息肉,并通過腫物切除和電凝治療進行了處理。這一檢查結果顯示出了患者消化系統的多重問題,令人深思。今天,我們將詳細探討這些胃病的問題,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預防。
可能的疾?。簻\表糜爛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
淺表糜爛性胃炎是一種胃部黏膜表層受損的病癥,通常由長期不良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等因素引起。其主要癥狀包括中上腹痛、惡心、嘔吐和食欲不振,長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療可能引發更嚴重的胃部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則是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損傷,常見癥狀包括燒心、反酸、胸痛等。該病的發生與胃酸分泌過多、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反流性食管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巴雷特食管,再發展為食管癌。
消化不良是指食物消化吸收過程中的一系列紊亂,表現為腹脹、噯氣、惡心等,其根本原因可能是胃腸道蠕動功能異常、胃酸分泌異常等。長期的消化不良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甚至誘發其他消化系統疾病。
治療方案解析
針對淺表糜爛性胃炎,治療主要包括飲食調節、藥物治療及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飲食方面,建議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強的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藥物方面,可選用質子泵抑制劑如雷貝拉唑,以減少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此外,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還需使用抗生素進行根除治療。
對于胃食管反流病,則需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如避免宵夜、少食多餐、避免高脂肪和酸性食物,抬高床頭等。藥物治療方面,通常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來抑制胃酸分泌,保護食管黏膜。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消化不良的治療可以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使用胃動力藥以增強胃腸蠕動,及消化酶制劑如米曲菌酶以幫助食物消化吸收。非藥物治療則強調飲食習慣的調整,如定時定量進食、細嚼慢咽以及避免飲食中的致病因素等。
預防措施:遠離胃病的5個小貼士
首先,對于高危人群如長期服藥患者、慢性胃炎患者及有胃病家族史的人群,應當高度重視胃病的預防。日常生活中,保持規律飲食習慣,少吃辛辣、油膩食物,戒煙限酒,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害。保持心情愉悅,減輕壓力對胃的負擔,也能有效預防胃病的發生。
其次,及時就醫檢查也是預防胃病的重要手段。對于出現燒心、反酸、腹痛等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確保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最后,補充適量的優質蛋白和維生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復和保護。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E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總的來說,胃病雖然常見,但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調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及時就醫查明原因,積極進行對癥治療,大多數胃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療。
- James M. Fordtran, Lawrence S. Friedman, "Gastroenter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22
- J. Cohen, A. Safdi, R. Deal, "Moder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