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覺得,“不就是睡一覺嗎?”其實,一個細節沒注意,很可能就會影響到術中、甚至術后的恢復。比如液體輸入太多,容易加重心臟負擔;麻醉深度過淺,人可能會醒過來;亂用止痛藥,傷胃又拖慢恢復。
指標 | 安全范圍 | 調整要點 |
血紅蛋白 | ≥ 80g/L | 如偏低,術前應輸血或補鐵 |
白蛋白 | ≥ 30g/L | 不足時可靜脈補充 |
電解質 | 鉀4-5mmol/L | 異常時需糾正 |
胃癌手術常用的是全身麻醉,有時加上硬膜外麻醉作為“聯合方案”。這幾種方式各有優缺點——
麻醉方式 | 優點 | 局限性 |
全身麻醉 | 全程無感,適合大范圍手術 | 需插管,術后有嘔吐、嗓子疼等副反應 |
硬膜外麻醉 | 鎮痛效果持久,術后恢復快 | 操作難度略高,部分患者不適用 |
聯合麻醉 | 雙重保險,可顯著減少術后肺部并發癥 | 設備要求高,需專業麻醉團隊操作 |
術中血壓突然下降,是胃癌手術常見的麻醉風險。遇到這種情況,麻醉團隊不會慌亂,而有一整套快速反應流程。
很多患者手術后最關心:“醫生,啥時候能喝水、吃東西?”其實,胃癌手術后飲食恢復得循序漸進。有一套通用流程:
時間點 | 飲食方式 | 注意事項 |
術后24小時 | 可少量飲水 | 每次50-100ml,慢慢咽下,不可一次喝太多 |
術后2-3天 | 過渡到流質飲食 | 如米湯、藕粉,避免牛奶、果汁等易脹氣飲品 |
術后4-7天 | 逐步加半流質、軟食 | 可試蛋羹、蒸雞蛋,少油清淡 |
一周后 | 嘗試普通軟飯、蔬菜碎末 | 吃慢些,別過飽 |
其實,家屬再著急,也別催著患者多吃?;颊哂惺秤龠M食,才更利于恢復。
胃癌手術的麻醉管理看似遙遠,其實和每個家庭息息相關。現在的醫療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大多數并發癥能有效防治。只要術前準備充分,術中穩扎穩打,術后按循序漸進的原則照顧,風險能降到很低。別讓焦慮左右決策,信任醫生、學會科學溝通,做到這些,每一步都能走得更穩更安心。
如果你身邊有家屬或朋友要做胃癌手術,不妨把這份實用指南分享給他們。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貼心的提醒:科學備戰,積極面對,順利康復從每個細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