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普通手術,麻醉的重點是讓你安全入睡與蘇醒;而肺癌手術,除了這些,麻醉團隊需要格外保護你的肺部功能。畢竟手術時要暫時“關?!币粋确?,剩余半邊承擔全部的呼吸,麻醉師得像老司機一樣,精準掌控這臺“發動機”,出點偏差都可能出大麻煩。
對于年紀大、有慢性肺病或者吸煙史的患者,麻醉風險還會進一步增加。有“氣喘”史的人例如55歲的王先生,他最近做肺癌手術前,麻醉師特意加做了肺功能評估,最后根據檢查結果制定了個性化的麻醉管理方案,也因此術中沒有出現意外。
做手術前,醫生不僅問你有沒有感冒、用沒用藥、對什么過敏,還會要求做一整套檢查。主要有這些:
檢查項目 | 作用 |
---|---|
肺功能測試 | 判斷手術后單肺能否獨立承擔呼吸 |
心臟評估(心電圖等) | 排查心臟有無異常,比如心律不齊或心衰 |
肝腎功能 | 決定能否使用某些麻醉藥物 |
血液常規與凝血功能 | 確認手術安全,遇到出血能及時應對 |
有些人看著“身體倍兒棒”,其實一查發現肺活量低于常人一大截。比如一位62歲的女性患者,平時只是偶爾咳嗽、喘不上氣,但術前一查,原來她的肺功能是健康人士的70%。
這些數據,醫生會結合你的手術方式、腫瘤位置,還有年紀等情況,一起評估風險。有慢性咳嗽或者呼吸道慢病的人,術前一定要主動跟麻醉醫生說清楚。
很多人好奇,肺癌手術能不能選“清醒麻醉”?實際上,大部分肺部腫瘤切除都需要全身麻醉,這樣患者完全睡著,手術野清晰、咳嗽反射抑制,醫生操作起來更順利。
不過,部分小范圍活檢或病灶定位,偶爾也會選用局部麻醉(比如在支氣管鏡下完成),這樣恢復得快,但對腫瘤切除幫助有限。
麻醉方式 | 適用情況 | 優點 | 挑戰 |
---|---|---|---|
全身麻醉 | 絕大多數肺癌切除術 | 操作范圍大,安全性高 | 心肺耐受要求高,麻醉師壓力大 |
局部/局麻鎮痛 | 檢查活檢/小型手術 | 恢復快,對全身影響小 | 不能應對復雜手術 |
說起來,肺癌手術中最難的部分,就是單肺通氣和氧合維持。因為醫生要切除一側肺,這時另一個肺要獨自承擔全身氧氣供應。
麻醉醒來后,最怕出現肺炎、肺不張等并發癥。其實,能否順利呼吸、早日下地,往往取決于這些小細節:
手術當天,家屬別小看自己能做的事,包括下面這些環節,其實對病人順利進出手術室很有幫助:
吸煙患者術前 | 提前2周戒煙,肺恢復更順利 |
有慢性咳嗽史 | 主動詳細告訴麻醉團隊 |
術后 | 盡早下床走動,降低并發癥 |
用呼吸訓練器 | 堅持鍛煉,比靜養效果好 |
根據統計,我國每年進行的肺癌手術大約有30萬例。專業麻醉管理,不但可以讓更多患者平安度過麻醉高峰,還為術后恢復爭取了時間。
也許你身邊有人即將接受肺癌手術,不妨把這些小貼士和建議轉給他們。
簡單來說,科學的麻醉管理、家屬的良好配合,再加上日常的積極康復,是幫助患者順利恢復的“黃金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