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這些關鍵知識能救命
01 乳腺癌到底有哪幾種?
說到乳腺癌,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長了腫塊”,但其實乳腺癌的類型不少。常見的有“導管癌”,這是最普遍的類型,占七成以上,主要起源于乳腺導管。還有“小葉癌”,它起源于分泌乳汁的小葉區域。三陰性乳腺癌則是一種特殊亞型,名字來自于它缺乏三種受體,這讓常規藥物對它無效,治療上難度較大。
類型 | 占比 | 特點 |
---|---|---|
浸潤性導管癌 | 70%-80% | 最常見,腫塊易被發現 |
浸潤性小葉癌 | 10%左右 | 容易兩側發病,隱蔽 |
三陰性乳腺癌 | 10%-20% | 進展快,對傳統藥物不敏感 |
Tips: 不同類型乳腺癌,發展速度、治療方法和預后都會有區別。了解自己的病理報告很重要。
02 出現哪些癥狀要警惕乳腺癌?
- 持續性乳房腫塊: 一位48歲的女性,發現右側乳房有一個小塊,幾周都沒消去,后來確診為早期乳腺癌。這類腫塊一般質地偏硬,邊界不清。
- 皮膚凹陷或橘皮樣變化: 乳房皮膚突然變得像橘子皮一樣,或某處下陷,要當心。
- 乳頭異常: 沒有外傷,卻出現乳頭溢液(尤其是帶血的),或乳頭向內回縮,這種變化不容忽視。
- 腋下淋巴結腫大: 和乳腺相關的淋巴結變大,也可能是腫瘤蔓延的信號。
?? 別忽視: 早期乳腺癌有時幾乎沒感覺,但上述變化若持續存在,更需要盡快做乳腺檢查。
03 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
- 遺傳因素 (家族遺傳??):父輩或母系有乳腺癌、卵巢癌史,風險大約提升2~4倍。常見的BRCA1、BRCA2基因突變會讓年輕女性的乳腺癌風險大幅增加。
- 激素變化:初潮早、絕經晚,或長期激素替代治療的人群,乳腺組織接受“激素刺激”的時間更長,患癌風險增加。
- 年齡增長:50歲以上女性更容易中招。然而,近年來年輕女性發病的比例也在升高,這提醒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
- 生活方式與環境影響:比如長期缺乏鍛煉、肥胖、飲酒、高脂飲食,以及環境中接觸某些化學物質,都與乳腺癌發生有關。
別緊張: 風險高不代表一定會發病,掌握自己的風險層級,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安排篩查和生活方式。
04 確診乳腺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 乳腺X線攝影(鉬靶):對40歲以上女性尤為重要,能發現多數微小病變。適合體檢和篩查。
- 超聲檢查:對年輕女性乳腺組織致密者更敏感。能分辨囊性和實性腫塊。
- 乳腺MRI:針對有家族史、術前評估或特殊類型乳腺癌時,MRI能提供更多細節。
- 穿刺活檢/病理檢查:最終是否確診都要依賴活檢,顯微鏡下看到異常細胞才是真正的“蓋章”。
?? 建議: 40歲后每年做一次乳腺檢查,特殊人群可以提前。
05 乳腺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 手術治療:分為乳房切除和保乳手術。比如,一位35歲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選擇了腫塊切除加局部放療,術后恢復良好。醫生會根據腫瘤大小和分型幫你定方案。
- 化療:部分人術前用化療縮小腫瘤,有些術后補充防止復發,藥物種類多,方案會根據分子分型量身定做。
- 放射治療:主要用于減少局部復發風險,特別是保乳手術后。
- 內分泌治療: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常用,目標是降低雌激素水平,從根源上“斷糧”。
- 靶向治療:適合HER2陽性的類型,有針對性阻斷信號,讓腫瘤失去生長動力。
治愈希望: 早期乳腺癌通過綜合治療,90%以上可以治愈。治療選擇因人而異,要聽專業醫生團隊的建議。
06 治療期間如何應對不良反應?
- 惡心嘔吐:化療用藥常見反應,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吐藥,同時清淡易消化飲食有幫助。
- 脫發:大多數掉發是暫時的,化療結束后會慢慢長回來??梢栽囋嚸弊?、假發或柔軟頭巾來緩解心理壓力。
- 疲勞乏力:有時幾步路就累,可以適當安排活動和休息的平衡。家屬支持很重要。
-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時,注意個人衛生,適量補充蛋白質,必要時醫生會開升白細胞藥物。
- 其他不適:如口腔潰瘍、手腳麻木等,及時告訴醫生,大多都能緩解。
?? 小提示: 大部分副作用都是暫時的,只要及時溝通,方法總比問題多。
07 乳腺癌分期是什么意思?
醫院常說“分期”,其實就是判斷癌癥發展到了哪一步。它關系到治療策略,是醫生制訂方案的“分水嶺”。
分期 | 特征 | 影響 |
---|---|---|
0期 | 原位癌,未突破基底膜 | 極早期,治愈率接近100% |
I-II期 | 腫瘤局限,可能有少量淋巴結轉移 | 早期,手術+輔助治療效果好 |
III期 | 腫瘤較大,淋巴結較多受累 | 局部進展期,需綜合治療 |
IV期 | 遠處或多器官轉移 | 以控制為主,改善生存和生活質量 |
別驚慌: 分期不等于命運,早發現、規范治療更重要。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醫生會結合具體狀況定制方案。
?? 實用提醒與預防建議
- 多吃深色蔬菜和豆制品
蔬菜中的多酚和豆制品的植物雌激素,有助于維持乳腺健康??梢钥紤]每天餐桌都有綠葉菜和豆腐、豆漿等。 - 適當鍛煉
每周保持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有助于控制體重與激素平衡。 - 規律睡眠和減少壓力
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或持續緊張狀態,會影響激素代謝,建議每天保持7小時以上充足睡眠。 - 定期乳腺檢查
建議40歲后的女性每年體檢一次,家族有高風險的人群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提前。
?? 記住: 積極生活、定期篩查、對乳腺的細微變化保持關注,是保護健康的最實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