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關鍵指標:ALT、AST、AFP到底怎么看?
01 體檢單上ALT、AST升高意味著什么?
很多人在年度體檢時,會在報告單上見到ALT和AST這兩個項目。其實,這倆名字聽著有點拗口,實際就是肝臟健康的“紅綠燈”——ALT(谷丙轉氨酶)主要反映肝細胞受損,而AST(谷草轉氨酶)則不僅限于肝臟,也與心肌、肌肉有關。
正常情況下,ALT一般在7-40 U/L,AST為13-35 U/L。如果這兩個指標都慢慢升高,說明肝臟正在經歷輕微損傷。數值越高,提示肝臟“被干擾”的程度越重。
?? TIPS: 輕度升高時,大多數人沒有明顯感覺,僅偶爾會覺得易疲勞。
02 哪些情況會導致肝功能異常?
-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病毒入侵肝臟后,肝細胞會受損,ALT和AST往往都升高。比如有位34歲的上班族男性,平時熬夜加班體檢發現肝功能異常,后證實為乙肝攜帶者,提示肝炎病毒的影響不能小覷。
- 酒精相關肝病:長期喝酒容易讓AST/ALT比值大于1。舉個例子,一位45歲的女性“小聚達人”,時常飲酒,查體發現AST明顯高于ALT,進一步詢問生活習慣后,醫生高度懷疑酒精性肝病。
- 脂肪肝:高熱量、高脂飲食,導致肝臟堆起脂肪,ALT多升高,年輕白領群體越來越常見。
- 藥物性肝損傷:濫用止痛藥、保健品也會誘發肝功能異常。一位68歲女性因長期服用某營養補充劑,查體時ALT升高,經停藥后肝酶恢復。
- 其他如膽道疾病、心肌炎等,也可能導致AST一項升高。這類時候肝臟未必是唯一受影響的部位。
03 AFP升高就是肝癌嗎?
很多人一看到AFP(甲胎蛋白)數值偏高,就會特別緊張,擔心是不是肝癌“盯上”自己了。
實際上,AFP的正常值通常小于7 ng/ml。研究顯示,如果AFP超過400 ng/ml,確實需要警惕肝癌的可能。不過并不是所有AFP升高都是肝癌。例如孕婦、肝炎活動期患者,AFP也可能出現輕度升高,卻不代表發生了惡性腫瘤。
一位29歲的懷孕女性發現AFP升高,醫生結合超聲和孕周分析后,解除了她的焦慮——這是孕期正?,F象。
?? 注意: 單靠AFP不能確診肝癌,影像學(例如肝臟B超、CT)等檢查是必須的“二次確認”。
04 肝功能檢查前要注意什么?
- 檢查前務必保持 8小時空腹;飲食過油膩會影響結果。
- 避免劇烈活動、跑步或大運動,不然AST可能因為肌肉釋放而“虛高”。
- 近期有服藥史,盡量提前和醫生溝通,部分藥物需短暫停用。
- 如果結果異常,不妨約1周后再次復查,避免因勞累、飲食等短期因素產生誤差。
05 不同異常指標提示哪些風險?
面對長長的體檢報告,直接看一眼哪項高未必夠用,快速對照表可以幫忙直觀判斷:
指標異常情況 | 可能含義 | 應對措施簡述 |
---|---|---|
ALT、AST同時升高 | 急性肝炎、藥物損傷 | 需盡快就醫、查肝炎病毒 |
單AST高 | 心肌、肌肉損傷 | 可做心電圖、酶譜排查 |
AFP持續升高 | 肝癌風險增高 | 結合B超/CT明確 |
AST/ALT比值>1 | 酒精肝、肝硬化傾向 | 減少飲酒、追蹤肝硬化 |
?? 看到某一項持續升高,應該有進一步評估意識。
06 檢查異常后該怎么做?
- 輕度異常(ALT、AST輕微升高): 調整作息、增加適量運動,通常1-2周后復查,多數可以恢復正常。
- 明顯異常(大于正常上限2倍及以上): 建議盡快前往正規醫院,檢查肝炎病毒、肝臟B超等,找出原因。
- AFP異常升高,超過400 ng/ml: 需馬上結合超聲、CT等影像學檢查,切勿自行服藥或盲目補肝。
07 如何通過日常飲食幫助肝臟健康?
- 新鮮蔬菜 ?? 豐富維生素,減少肝細胞受損,建議每餐半盤蔬菜。
- 粗糧雜糧 ?? 補充膳食纖維,幫助肝臟代謝;每天1-2頓主食可選燕麥、糙米。
- 優質蛋白 ?? 如魚、瘦肉、豆腐等有利肝細胞修復,每天適量攝入(不超過掌心大?。?/span>
- 水果 ?? 富含多酚,抗氧化力強,如藍莓、蘋果,每日適量。
有家族肝病史、慢性肝病患者,建議定期體檢和影像隨訪,根據醫生建議管理生活方式。
08 別忽視小異常,早行動才安心
其實肝臟就像一座勤奮的工廠,平時默默工作,哪怕受了些“輕傷”也不會立刻呼喊。之所以重視定期肝功能檢查,是因為“安靜”的肝臟一旦損傷加重,后果會逐漸變嚴重。
如果你體檢有小幅度異常,不妨用這一輪整理好的建議做對照,“給自己一份健康的備忘”。對家人和身邊朋友來說,轉發一句預警勝過一堆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