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警示:腰椎間盤突出癥伴神經根病的那些事!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常見的骨科疾病問題日益突出。70歲的患者(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身高150厘米,體重42公斤,在骨科就診,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伴神經根病、腰椎管狹窄癥,同時還伴有高血壓、腔隙性腦梗死、雙肺炎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些疾病及其預防措施。
根據《Journal of Orthopedic Research and Therapy》的一篇研究報道,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顯著提高,主要表現為腰椎管內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導致腰腿痛、電擊樣疼痛、麻木等癥狀。此外,高血壓、腔隙性腦梗死等其他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見的并發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Disc herniation prevalence)。
認識常見的腰椎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與腰椎管狹窄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腰椎間盤髓核突出通過纖維環并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腰腿痛、麻木等癥狀。這類疾病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在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老年患者中,由于骨質疏松和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影響,病情多表現為反復發作且治療難度大。
另一種常見的腰椎疾患是腰椎管狹窄癥。腰椎管狹窄癥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椎管內徑縮小,壓迫脊髓、神經根等結構,從而引起腰腿痛、間歇性跛行等癥狀。臨床上發現,腰椎管狹窄癥的發生與椎間盤退行性變、骨質增生、韌帶肥厚等因素密切相關。老年人由于生理性退變,是該病的高發人群。《Spine Journal》研究表明,老年腰椎管狹窄癥的患者約占所有腰椎手術患者的70%以上,且病情復雜多樣,治療效果也因人而異(Lumbar spinal stenosis)。
常見腰椎疾病的治療方法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與腰椎管狹窄癥的治療,通常采取非手術治療為主,必要時輔以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佩戴腰圍等。藥物治療主要是使用鎮痛藥、消炎藥及神經營養藥物,緩解疼痛和炎癥癥狀。物理治療如牽引、超聲波、熱療等,有助于減輕椎間盤壓力、改善血液循環(Non-surgical treatment)。
在嚴重病情下,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椎間盤切除術、椎管減壓術及融合術等。手術治療能夠直接解除壓迫,但風險較大且恢復期長。因此,手術治療應在評估患者身體狀況、手術風險及獲益后慎重決定。根據《Global Spine Journal》的研究,約有50%-70%的腰椎疾病患者通過非手術治療能夠獲得滿意的生活質量改善,只有不到30%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Surgical interventions)。
預防腰椎疾病的關鍵措施
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和腰椎管狹窄癥需要從日常生活和生活習慣入手。首先,保持合適的體重,避免肥胖是預防腰椎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肥胖會增加腰椎的負擔,加重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因此,老年人應合理飲食,保持體重在正常范圍內,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高糖食物(Weight management)。
其次,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有助于預防腰椎疾病?,F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通過進行有氧運動、太極、瑜伽等活動強身健體。根據《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進行每周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腰椎疾病的發病率(Regular exercise)。
最后,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特別是久坐、久站,這些姿勢會增加腰椎的壓力,加劇腰椎間盤的退化。辦公或看電視時,應每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伸展腰背部肌肉,緩解腰椎壓力。對于已有腰椎疾患的老年人,有必要在家中配備合適的床墊及座椅,提供良好的脊柱支撐,減少腰椎負擔(Proper posture)。
呼吁早診早治,調整良好心態
老年人如果出現持續的腰背痛、腿痛、麻木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重。通過早期診斷、科學治療,可以及時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老年患者及其家屬應正確認識腰椎疾病,遵循醫囑積極治療,保持樂觀心態,配合康復訓練,爭取早日恢復健康。家屬的陪伴和支持對于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尤其在術后恢復期,家屬的細心照料和心理疏導可以幫助患者盡快走出病痛陰影,重獲健康(Support and positive mindset)。
引用文獻
1.Journal of Orthopedic Research and Therapy,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2021年。
2.Spine Journal,老年腰椎管狹窄癥的手術風險與療效研究,2020年。
3.Global Spine Journal,腰椎疾病非手術治療效果評估,2019年。e,有氧運動對預防腰椎疾病的效果研究,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