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分鐘1人確診!乳腺癌到底該怎么防?現在看還不晚
01 乳房腫塊就是乳腺癌嗎?
門診常遇到女性說:“我摸到乳房有個包,害怕是癌?!?br> 現實中,乳房腫塊其實很常見。乳腺本身像一張分布著“乳腺小葉”的網,隨著年齡、激素變化,這些組織可能出現小結節。有的人是正常的“腺體增生”,有的是“纖維腺瘤”,大部分屬于良性,不會惡化成癌。
惡性腫瘤和良性最大不同在于:乳腺癌細胞更容易不受控制地擴散,并且質地常較硬、不規則、邊界不清楚?!跋耦w圓溜溜乒乓球”——良性更常見;“像橡皮擦擰在一起”——惡性可能性較大。
02 哪些身體信號要立即就醫?
- 乳頭溢血或異常分泌(透明、血性液體)
- 乳房皮膚出現“酒窩”征或凹陷
- 一側乳頭逐漸內陷或變形
- 皮膚發紅、明顯腫脹、變厚
- 腋下出現小硬塊,摸起來不痛,但持續存在
普通經期脹痛如何區分?
- 經前乳房輕微脹滿、兩側對稱——多為正常內分泌反應
- 腫塊單側、輪廓清晰、隨月經周期變化消失——不太像惡性問題
03 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風險其實和身體內環境、基因、生活習慣都有關系。
常見的高風險因素包括:
因素 | 風險影響 | 舉例說明 |
---|---|---|
高雌激素暴露 | 促使乳腺細胞過度增生 甚至異常變化 | 初潮早、絕經晚、未生育或晚育的女性,體內女性激素暴露時間更長 |
BRCA基因突變 | 遺傳易感,乳腺細胞自我修復能力下降 | 母親或姐妹有乳腺癌史,有的人基因檢測發現特殊突變 |
肥胖及缺乏運動 | 脂肪組織能“儲備”雌激素,增加患病概率 | 40多歲的女性,體重超標后風險比理想體重高出一截 |
長期大量飲酒 | 促進荷爾蒙變化,使乳腺細胞更易生長異常 | 有女性因工作應酬頻繁,數年后乳腺健康受損 |
年齡增長 | 細胞更新慢,容易出差錯 | 絕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都集中在50歲以后,但發病年齡在逐步提前 |
04 確診要做哪些檢查?疼不疼?
乳腺出現異常,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項目檢查。
- 乳腺超聲:適合年輕女性或乳腺組織致密的人。溫熱感就像做B超,無痛感。
- 鉬靶X線(乳腺鉬靶):檢查微小鈣化點,適用于40歲以上女性。檢查時乳房會被輕輕夾持,偶有輕微不適,但多數可耐受。
- 針吸或組織活檢:當影像檢查有疑點時,需要采用細針或粗針抽取乳腺組織,進一步確定性質。過程局部麻醉,整個步驟時間短,大多數人形容像被皮筋彈了一下。
05 保乳手術還能活多久?
很多人擔心手術會不會“切太多”,影響生活和壽命。其實,醫學界對乳腺癌的手術治療已相當成熟。有些腫塊位置適宜、體積較小、早期發現的患者可以考慮“保乳手術”:
- 保乳手術:只切除腫瘤及周圍小部分健康組織,保留大部分乳房外形。
- 乳腺全切:對于范圍較大,或多發病灶,或腫瘤緊鄰乳頭的患者,醫生建議切除整側乳腺。
- 后續治療:包括放療、靶向、激素治療等聯合,降低復發風險。
病例:有位36歲的女性患者,去年發現乳頭溢液未引起重視,半年后腫塊變大,最終接受了保乳手術和輔助放療,如今復查一切正常,生活質量也很高。
從她的經歷可以看出,早行動很重要。
06 每月這天自查最有效!
乳腺癌早發現,往往依靠個人自查和定期篩查結合。別小看自查的力量,研究顯示,早發現可提高30%的生存率!
自查的黃金時間:
- 對有月經女性——每月月經結束后7天內,乳腺最柔軟,容易摸出異常。
- 絕經女性——選定每月某一天為自查日,便于形成習慣。
- 鏡前觀察:雙手舉高,兩側乳房形態有無不對稱、乳頭有無凹陷或溢液?
- 仰臥觸摸:用手指指腹繞乳頭畫圈,按壓全乳腺各區域,有無硬塊?
- 腋下檢查:輕輕摸腋窩,看有沒有不明原因的小腫塊。
07 日常飲食與乳腺健康
飲食對乳腺健康也有幫助,重在養成好習慣。
推薦食物 | 健康作用 | 日常建議 |
---|---|---|
新鮮蔬果 | 豐富膳食纖維、抗氧化物,有助減少慢性炎癥 | 一日三餐盡量搭配葉菜類、水果,每天300-500克 |
豆類制品 | 含有植物雌激素,平衡體內激素水平 | 如豆腐豆漿,每周多次替換主食/肉類 |
全谷物 | 提高膳食纖維,促進腸道排毒 | 米飯可部分換成燕麥、玉米、雜豆粥 |
少量堅果 | 含有健康脂肪和維生素E,對細胞健康有好處 | 每日適量,不超過一小把 |
結語|早了解,早行動,就是保護自己
日常生活里,發現乳房的細微變化時也許會感到擔心,其實了解每一個癥狀、風險和檢測方法,再結合良好的生活習慣——乳腺癌就沒那么可怕了。
堅持每個月的自查和必要時的專業篩查,早期發現可獲得極高的治愈率。
不妨把今天看到的知識分享給身邊重要的人,讓更多人都受益于科學、自然的健康呵護。